丁香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黄瓜流胶原因一次说清
TUhjnbcbe - 2020/12/21 1:25:00
安利一下这部央视在播的大热动画 http://www.moxiangjinga.com/mxjtd/6267.html

对于流胶这一现象,很多种过*瓜的菜农并不陌生。*瓜流胶是*瓜生长过程中的一个现象,这一现象可能是真菌病害(例如*瓜灰霉病、*瓜菌核病等)引起的,也可能是细菌病害(例如*瓜细菌性流胶病),还可能是生理性病害。例如,昼夜温差大,*瓜有伤口时,容易产生流胶;点花药浓度过大或药液残留过多也会导致流胶。

对于冬春季节*瓜栽培,由于低温寡照的环境条件,细菌性流胶病常发,有时候一出现流胶症状,很多菜农就认定是细菌性流胶病,可能会出现防控不及时的情况,今天详细给大家介绍一下流胶病的综合防控。

细菌性流胶病

发病症状

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生。苗期定植后7~10天,地上部出现*叶时,在地表茎基部(地膜下)即出现*褐色水浸状病斑,地面湿度大时其子叶由边缘向内腐烂,病斑继续向上发展,近地面第1片子叶边缘出现1~2个水浸状凹陷病斑,后扩大向内发展,病斑处的叶脉呈深褐色。棚内湿度大时,茎基部出现流胶,病情继续向上扩展,叶背面的病斑溢出菌脓,干燥时病部易干、质脆,呈开裂状。

成株期植株开花结果时,在郁闭高湿条件下,先在茎蔓的叶节易积水处流胶,或在瓜条、叶柄、卷须上出现水渍状病斑或有水珠,扩大后呈鼻涕状流胶。严重时病株的叶片上黑褐色叶脉出现水渍状病斑,在植株顶部叶节处出现黑褐色萎蔫,枝条下垂、溃烂,后呈褐色干枯。

*瓜植株感染细菌性流胶病后,畦面落秧的瓜蔓上湿度大时也出现流胶,该特征也是与*瓜其他细菌性病害的区别点。

发生规律

*瓜细菌性流胶病由丁香假单胞菌引起。病原细菌可在种子和病残体上越冬,借风雨、灌溉水传播蔓延。病原细菌也可通过人在走道上来回走动,或浇水造成的伤口侵染;摘心、掐卷须、绕蔓、摘瓜、打杈等农事操作对植株造成的伤口,也是病原细菌的侵染传播途径。

湿度和温度是该病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湿度大,发病重。大棚*瓜苗期或开花结果期遇雾霾天或阴雨天气多,棚内湿度大,若植株下部叶片多、郁闭,植株茎蔓、瓜条流胶,并迅速蔓延,发病严重。病原细菌适宜温度为25~27℃,但秋冬和早春棚内的低温时间越长,湿度越大,发病越严重。

防治技术

物理防治:

通过农事操作等物理防治技术,降低环境湿度,增加通风透光,对*瓜流胶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一是定植时少盖土,露出*瓜幼苗的蛭石面,有利于降低幼苗茎周围的湿度。

二是苗期发病时,拉开植株周围的地膜,主要也是起降低湿度的作用。

三是对已发病的棚室成株期进行药剂喷雾前,先去掉植株下部叶片,尤其去掉畦面上覆盖的叶片,减少病残体,并做到边去叶边喷雾(防止病原菌从伤口侵染)。该方法可快速减少植株下部的潮湿蒸汽上升,大大减轻植株上部病情,增加植株间通风透光,植株上部能很快长出无病的新叶。

菌核病

菌核病能够侵染*瓜果实,叶片、茎蔓等,其中果实感病时,多从残花部位开始发病,初呈水渍状褐色腐败,很快长出白色菌丝,条件适宜时,会有胶状物质流出。

灰霉病

灰霉病是*瓜上一种常发病害,多从残花及腐败地方开始侵染,危害瓜条时,残花上会产生灰褐色的霉层,条件适宜时,会流出胶状物呈白色小米粒状,围绕瓜顶一周。

针对上面这些流胶现象应该怎么防控?

1、选用抗病品种2、种子消毒3、增温降湿4、农事操作多注意5、药剂防治

针对蘸花药引起的*瓜果实流胶怎么办?

发生症状

由于蘸花药过多导致的*瓜果实流胶,*瓜果实流胶没有规律,胶体初呈白色,后变为红褐色或黑褐色,且出现胶体的果实不腐烂,会出现弯瓜现象,叶片、茎秆也看不到病斑的出现。

发生原因

主要是与蘸花药有关,点花药浓度过大或药液残留过多,从而刺激瓜条产生胶体。

防治措施

首先要降低点蘸花药浓度过大或替换蘸花药;

其次蘸花细节要注意,在为*瓜蘸花时把握“快慢结合”的原则,即雌花浸入蘸花药的时间要快,一蘸即可,当雌花从蘸花药内拿出后,不要急于去蘸下一个,而应弹一下雌花或用蘸花药瓶的瓶口把粘在雌花上的药滴“回收”到瓶中,避免更多的药液残留。

最后,如果已经出现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喷施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调理,同时可以喷施防治细菌的药剂进行病害预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Uhjnbcbe - 2020/12/21 1:26:00
关于京津冀社保同城认定 http://www.meirenjiaoa.com/mrjzp/6811.html

二甲戊灵

二甲戊灵是一种的旱田作物选择性除草剂,可以广泛应用于玉米、大豆、花生、棉花、直播旱稻、马铃薯、烟草、蔬菜等多种作物田除草。二甲戊灵为选择性除草剂,适用性广。喷洒后不用混土,能够阻止杂草幼苗生长,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如:稗草、马唐、狗尾草、千金子、牛筋草、马齿苋、苋、藜、苘麻、龙葵、碎米莎草、异型莎草等效果显著。对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优于阔叶杂草,对多年生杂草效果差。需注意每季作物只能使用一次。二甲戊灵为选择性芽前、芽后旱田土壤处理除草剂。杂草通过正在萌发的幼芽吸收药剂,进入植物体内的药剂与微管蛋白结合,抑制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从而造成杂草死亡。旱稻,水稻旱育秧田:每亩用33%二甲戊灵乳油-毫升,兑水15-20千克,播种后出苗前表土喷雾。注意事项:①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沙质土、低洼地等用低剂量,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粘质土、气候干旱、土壤含水量低等用高剂量。②土壤墒情不足或干旱气候条件下,用药后需混土3-5厘米。③在土壤中的吸附性强,不会被淋溶到土壤深层,施药后遇雨不仅不会影响除草效果,而且可以提高除草效果,不必重喷。④在土壤中的持效期为45-60天。

吡嘧磺隆

吡嘧磺隆属于磺酰脲类除草剂,为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主要通过根系被吸收,在杂草植株体内迅速转移,抑制生长,杂草逐渐死亡。水稻能分解该药剂,对水稻生长几乎没有影响。药效稳定,安全性高,持效期25~35天。适用于水稻秧田、直播田、移栽田。可以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如异性莎草、水莎草、萤蔺、鸭舌草、水芹、节节菜、野慈姑、眼子菜、青萍、鳢肠。对稗草、千金子无效。一般在水稻1~3叶期使用,每亩用10%可湿性粉剂15~30克拌毒土撒施,也可兑水喷雾。药后保持水层3~5天。移栽田,在插后3~20天用药,药后保水5~7天。注意事项:吡嘧磺隆对水稻安全性好,但晚稻品种(粳、糯稻)相对敏感,应尽量避免在晚稻芽期施用,否则易产生药害。

苄嘧磺隆

苄嘧磺隆是选择性内吸传导型稻田除草剂。能有效防治1年生及多年生阔叶杂草和莎草,能被杂草根、叶吸收并传到其他部位。对水稻安全,使用方法灵活。适用于稻田防除1年生及多年生阔叶杂草和莎草。水稻秧田和直播田,播种后至杂草2叶期以内均可施药。防除1年生阔叶杂草和沙草,每亩用10%可湿性粉剂20-30克,对水30公斤喷雾或混细潮土20公斤撒施。施药时保持水层3-5cm,持续3-4天。水稻移栽田,移栽前后3周均可使用,但以插秧后5-7天施药为佳。每亩用10%可湿性粉剂20-30克,防除多年生杂草并兼除稗草,药量可提高到30-50克。保水层5cm施药,可对水喷雾,亦可混细土撒施,保持水层3-4天,自然落干。苄嘧磺隆对2叶期以内杂草效果好,超过3叶效果差。注意事项:对稗草效果差,以稗草为主的秧田不宜使用,喷雾器具使用结束后要冲洗干净。施药时稻田内必须有水层3-5cm,使药剂均匀分布。施药后7天不排水、串水,以免降低药效。

丙草胺

丙草胺,又名:扫弗特,是具有高选择性的水稻田专用除草剂。对水稻安全,杀草谱广。杂草种子在发芽过程中吸收药剂,根部吸收较差。只能作芽前土壤处理。水稻发芽期对丙草胺也比较敏感,为保证早期用药安全,丙草胺常加入安全剂CGA使用。适用于水稻防除稗草、光头稗、千金子、牛筋草、牛毛毡、窄叶泽泻、水苋菜、异型莎草、碎米莎草、丁香蓼、鸭舌草等1年生禾本科和阔叶杂草。在水直播田和秧田使用,先整好地,然后催芽播种。播种后2-4天,灌浅水层,每亩用30%乳油-毫升,对水30公斤或混细潮土20公斤均匀喷雾或撒施全田,保持湿润,田面不能有积水。主要用于防除禾本科杂草。产品属2-氯化乙酰替苯胺类除草剂,是细胞分裂抑制剂,用于土壤处理可防除稻田稗草、异型莎草、牛毛毡、鸭舌草、窄叶泽泻等。通常在插秧前3~5d使用。该品单施时对湿插水稻选择性较差,当与解草啶一起使用时对直插水稻有极好的选择性。注意事项:地整好后要及时播种、用药,否则杂草出土,影响药效。播种的稻谷要根芽正常。切忌有芽无根。在北方稻区使用,施药时期应适当延长,先行试验,再大面积推广,以免产生药害。

禾草敌

禾草敌具有内吸作用的稻田除草剂。能被杂草的根和芽吸收。特别易被芽鞘吸收。对稗草有特效。而且适用时期较宽。但杀草谱窄。适用于水稻田防除稗草、牛毛草、异型莎草等。可在播种前施施,先整好田,做好秧板,然后用每亩96%乳油-毫升,对细润土10公斤,均匀撒施土表并立即混土耙平。保持浅水层,2-3天后即可播种已催芽露白的稻种。以后进行正常管理。亦可在稻苗长到3叶期以上,稗草在2-3叶叶期,每亩用96%乳油-毫升,混细潮土10公斤撒施。保持水层4-5cm,持续6-7天。如稗草为4-5叶期,应加大药量到-毫升。注意事项:①禾草特挥发性强,施药时和施药后保持水层7天,否则药效不能保证。②籼稻对禾草特敏感,剂量过高或用药不均匀,易产生药害。③禾草特对稗草特效,对其他阔叶杂草及多年生宿根杂草无效,如要兼除可与其他除草剂混用。

禾草丹

禾草丹为内吸传导选择性除草剂,主要通过杂草根部和幼芽吸收,作土壤处理剂使用,对水稻安全,对稗草有优良防治效果。适用于水稻、麦类、大豆、花生、玉米、蔬菜田及果园等防除稗草、牛毛草、异型莎草、千金子、马唐、蟋蟀草,狗尾草、碎米莎草、马齿草、看麦娘等。水直播田可在播前或播后稻苗2-3叶期施药。每亩用50%乳油-毫升,对水35公斤喷雾。施药时保持水层3-5cm,5-7天。旱直播可在30-40公斤均匀喷雾。注意事项:与敌稗混用可收到更好效果。

噁唑酰草胺

噁唑酰草胺是由韩国化工技术研究院开发的芳氧苯氧丙酸酯类除草剂,可极好的防除大多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噁唑酰草胺对水稻安全,可有效防除水稻田主要杂草,如稗草、千金子、马唐和牛筋草。主要用于移栽和直播稻田除草。低毒,对环境安全,有广泛的可混性,并有望用于其他作物和草坪除草,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除草剂。在土壤中主要通过化学和微生物两种途径降解,25℃时,正常条件下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40~60d。单剂通过叶面喷雾,主要防除移栽和直播田中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属ACC酶抑制剂,能抑制植物脂肪酸的合成。注意事项:用药后几天内敏感品种出现叶面退绿,抑制生长,有些品种在施药后2周出现干枯,甚至死亡。

二氯喹啉酸

二氯喹啉酸是防除稻田稗草的特效选择性除草剂,属激素型喹啉羧酸类除草剂,杂草中毒症状与生长素类作用相似,主要用于防治稗草且适用期很长,1-7叶期均有效。水稻安全性好。在土壤中的残留主要通过光解和土壤中微生物的降解。主要用于稻田防稗草。也可防治雨久花,田菁、水芹、鸭舌草、皂角。插秧田稗草1-7叶期均可施用,亩用13.5-26克有效成分,喷雾,药前将水排干,药后放水回田,保持3-5cm水层。直播田秧苗2.5叶期以后施药,用量同上。注意事项:①土壤中残留量较大,对后茬易产生药害,后茬可种水稻、玉米、高粱。茄科(烟草、马铃薯、辣椒等)、伞形花科(胡萝卜、芹菜)、藜科(菠菜、甜菜)锦葵科、葫芦科(各种瓜类)、豆科、菊科、旋花科作物对该药敏感。②可与杀草丹、苄嘧磺隆、吡嘧磺隆、敌稗、氰氟草酯等混用以扩大除草谱。③部分地区常年超量使用二氯喹啉酸,以致田间产生累积药害。如果使用过早,过量,或保水漫过心叶易药害,二氯喹啉酸对水稻产生药害的典型症状是禾苗出现葱心苗(心叶纵卷并愈合成葱管状,叶尖部多能展开),叶色较正常;新生叶片因上部组织愈合而无法抽出,剥开茎秆,可见新叶内卷。受害严重的秧苗心叶卷曲成葱管状直立,移栽到大田后一般均枯死;若能成活,所形成的分蘖苗也是畸形的,有的甚至整丛稻株枯死。药害轻的秧苗,茎基部膨大、变硬、变脆,心叶变窄并扭曲成畸形,但移栽到大田后长出的分蘖苗仍正常生长。药害症状一般在施药后10~15d出现。

双草醚

双草醚属于嘧啶水杨酸类除草剂,是高活性的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本品施药后能很快被杂草的茎叶吸收,并传导至整个植株,抑制植物分生组织生长,从而杀死杂草。高效、广谱、用量极低。双草醚能有效防除稻田稗草及其他禾本科杂草,兼治大多数阔叶杂草、一些莎草科杂草及对其它除草剂产生抗性的稗草。如:稗草、双穗雀稗、稻李氏禾、马唐、匍茎剪股颖、看麦娘、东北甜茅、狼巴草、异形莎草、日照瓢拂草、碎米莎草、萤蔺、日本草、扁秆草、鸭舌草、雨久花、野慈菇、泽泻、眼子菜、谷精草、牛毛毡、节节菜、陌上菜、水竹叶、空心莲子草、花蔺等水稻田常见的绝大部分杂草。对大龄稗草和双穗雀稗有特效,可杀死1-7叶期的稗草。直播稻田:在直播水稻出苗后到抽穗前均可使用,在稗草3-5叶期施药,效果。直播稻田每亩用20%双草醚可湿性粉剂18-24克,兑水25-30千克,均匀喷雾杂草茎叶。移栽田或抛秧田:水稻移栽田或抛秧田,应在移栽或抛秧15天以后,秧苗后返青后施药,以避免用药过早,秧苗耐药性差,从而出现药害。每亩用20%双草醚可湿性粉剂12-18克,兑水25-30千克,均匀喷雾杂草茎叶。施药前排干田水,使杂草全部露出,施药后1-2天灌水,保持3-5厘米水层4-5天。只能用于稻田除草,请勿用于其它作物。粳稻品种喷施本品后有叶片发*现象,4-5天即可恢复,不影响产量。稗草1-7叶期均可用药,稗草小,用低剂量,稗草大,用高剂量。使用时加入有机硅助剂可提高药效。注意事项:抗二氯喹啉酸的稗草连续2年施用氰氟草酯与双草醚后,对氰氟草酯与双草醚也产生了抗药性,此抗性稗草种群具有复合抗药性。在一些已经使用双草醚的地区,需要注意这点,对田间防效谨慎乐观,以免因防效不佳。

嘧啶肟草醚

嘧啶肟草醚是新颖的肟酯类化合物,广谱选择性芽后除草剂。作用机制与磺酰脲类及咪唑呆酮类除草剂相似,均属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对水稻、普通小麦、结缕草具有选择性超高效芽后除草活性,无芽前除草活性,用于防除稗草、大穗看麦娘、辣蓼等各种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划效果卓著,对水稻、普通小麦安全。注意事项:药剂除草速度较慢,施药后能抑制杂草生长,但须在2周后枯死。药剂用药适度较宽,对稗草1.5~6.5叶期均有效。在2.5~3.5叶期,以10g/h剂量即可达%防除;3.5~4.5叶期增加到20g/h剂量即可达%防除。

五氟磺草胺

五氟磺草胺为传导型除草剂,杀草谱广,对水稻田常见的多种杂草,包括稗草、一年生莎草以及多种阔叶草均有良好的防效,而且持效期长达30~60天,一次用药能基本控制全季杂草危害。目前在我国登记的剂型为2.5%油悬浮剂(稻杰),五氟磺草胺对水稻安全,在水稻1叶期至成熟期均可使用,对后茬也安全。对磺酰脲类除草剂已产生抗性的一些杂草,用该产品也有较好的防效。经茎叶、幼芽及根系吸收,通过木质部和韧皮部传导至分生组织,抑制植株生长,使生长点失绿,处理后7~14d顶芽变红,坏死,2~4周植株死亡;本剂为强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药剂呈现较慢,需一定时间杂草才逐渐死亡。适用于水稻的旱直播田、水直播田、秧田以及抛秧、插秧栽培田。用量为15~30ga.i./hm2。旱直播田于芽前或灌水后,水直播田于苗后早期应用;插秧栽培则在插秧后5~7d施药。施药方式可采用喷雾或拌土处理。产品对水稻十分安全,当超高剂量时,早期对水稻根部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迅速恢复,不影响产量。五氟磺草胺能被土壤迅速吸附。在大多数稻田的土壤中淋溶性较弱。其在粘质土及含高有机质的土壤中的吸附量高于轻质土及低有机质含量的土壤。在pH8.0的土壤中其具有加重药害的危险性。该药剂在土壤中易移行,且非长期滞留。由于该药剂的饱和蒸气压较低,故不易从水中蒸散;在灌水的稻田中,药剂的半衰期为2~13d;光解与微生物降解为五氟磺草胺的主要消失途径。它能在水中抗水解,但在浅水层经光解可迅速消失,该水溶液的光解为三种途径:磺酰胺桥裂解,三唑嘧啶及其取代基逐步降解,磺酰基光氧化。此光解产物可长期残留。在稻田土壤中,厌气微生物降解是药剂消失的重要过程,其消失速度和光解一样迅速。注意事项:五氟磺草胺由于其低毒、高效、安全而受人
1
查看完整版本: 黄瓜流胶原因一次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