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刘琼花间词外丁香空结雨中愁
TUhjnbcbe - 2020/10/31 23:04:00
治疗白癜风有什么偏方吗 http://m.39.net/pf/a_4698007.html

刘琼,艺术学博士,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委员,《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现居北京。曾获《文学报·新批评》优秀评论奖、《雨花》文学奖、《当代作家评论》优秀评论奖、中国报人散文奖等。著有《聂耳:匆匆却永恒》《通往查济的路上》等专著。刘琼女士年在《雨花》开设“花间词外”专栏,此为专栏第十篇文章。

丁香空结雨中愁

窗外已是北京的秋。北京的秋最美。老舍先生有篇著名散文就叫《北平的秋》,古都味道跃然纸上。生活中的诗意,往往是文人墨客用诗文的形式展示之后,才被大多数人发现、欣赏并内化为一种习惯和乐趣。所以,美好的东西也需要不断地言说。

北京今年由夏入秋,以一场下了整整一夜的大雨为标志。从春到夏,大大小小已经下了五十六场雨。庚子年雨水多。早晨起床,天高了,空气透了,地上也湿了,湿得像南方的夏季。这在北京,是极少有的事。南方不稀罕。南方的三月,一下雨,就有了诗意,是戴望舒笔下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戴望舒是诗人中的建筑家,精通音律,讲究句式,这首《雨巷》也是中国新诗百年的代表作之一。它贡献了三个独特意象:“雨巷”“油纸伞”和“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甚至比“雨巷”还要引人注目,成为中国美学的典型意象。“雨巷”和“油纸伞”倒成了“姑娘”的陪衬。

把“丁香”作为“姑娘”的前缀,是戴望舒的发明,写出了少女情窦初开、含苞待放的样貌。把“结着愁怨”缀在“丁香”后面不是戴望舒的首创。丁香花朵纤弱,未开之时花蕾密布枝头,摇摇欲坠,民间早有丁香结、百结花之称。清代学者厉荃依据大量文献“考辨源流”,专门编撰了一本《事物异名录》。这本关于事物名称的工具书总共四十卷,提供了多方面的常识和名物线索,既有意思,也很珍贵。谈到丁香,《事物异名录·花卉·丁香》写道,“江南人谓百结花”。我虽为江南人,倒不知道这种叫法。这也不奇怪。物质在横向和纵向流传过程中,随着地域变化、语言变化和历史实践变化,同实异名成为普遍现象。有时同一种事物甚至出现几十种叫法,有的源自民间方言,有的则是文人墨客自创,二者之间时有交叉。比如,关于江南一带把丁香叫作百结花的记载,目前所见,最早只有这本《事物异名录》。这就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江南早有此说法,但只是作为方言,不登“大雅之堂”;一种是这种说法在江南也只是局部流传,厉荃本人的田野调查做得比较详备,才有可能把大大小小各种有用的信息“一网打尽”。可以看得见的事实是,随着《事物异名录》一书的传播,在“丁香”的名录下,自此加上了“百结花”这一别称。这大概也是“立言”的一种表现。

娇小柔弱的东西比较讨喜。这是文人式的审美。文人式的审美渐渐也影响了普罗大众,成为中国式审美。中国式审美对于年轻女孩是百般宠爱,所以有“花季少女”之说。“如花似玉”,大概率说的也是妙龄女孩。妙龄女孩即便愁锁双眉,也美妙动人,甚至另有一种不能言传的美。成语“东施效颦”里的“颦”,是皱眉的意思。《红楼梦》第三回,宝玉初见黛玉为其取号“颦颦”,此后“颦儿”成了黛玉的昵称。借宝玉之名,将“颦”字赠予黛玉,是曹雪芹的偏爱。这个皱眉的始作俑者是美人西施。西施心口痛,估计是缺铁性贫血所致,便用手按着心口,皱着眉头。西施皱着眉头的样子也很美,被可怜的东施看见了,于是学她的样子,也按着心口,皱着眉头。东施估计不仅容貌丑,年龄只怕也不小,皱着眉头的观赏效果可想而知。

对于瘦弱、纤细、哀愁表现出的这种特殊的关爱,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叫“我见犹怜”。以惆怅、忧愁比喻丁香,是对丁香“我见犹怜”姿容的一种特殊嘉许。五代南唐中主李璟写过两首《摊破浣溪沙》。一首是《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写道:“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青鸟在文化传播中一直有信使之名,“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把丁香比喻成痴情守候远方来“信”的姑娘,不免令人产生种种遐想。这句写丁香和春愁的诗,是千古名句。我其实更喜欢李璟的另一首《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写荷残和秋思,虽是愁绪满怀,但用典自然,节奏流畅,各种物象的运用既恰切、生动,又跳跃、丰富。中主李璟与后主李煜还不同,李煜更愿意做太平君主或者享乐君主,而李璟有一定的*治抱负,在位时曾经征战边关,但才干有限,用人又不当,本人也奢侈荒淫,以致在其手里,南唐疆域一度有所扩大,后又大幅缩减,并不得不对宋称臣,被迫迁都南昌。各种郁积难解,自然遣怀入诗入词。李煜作为李璟的第六子,原无江山之图,偶然做了君主,直接经历失国丧权之辱之痛,成了阶下囚,受尽各种委屈,但性子较软,更具有文人气。父子二人皆诗词大家,提笔行文包含的真意本意,常人往往难以猜度。一旦起了缝,被猜度,也便出了大事。相传李煜最终毙命就是因为《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首词。这首词是李煜被囚禁开封后第三年所作。李煜虽然不像其父有“帝国情结”,似乎是一心一意地做文人,写字、画画、填词,然而,填着填着,还是掩饰不住地流露出真心,写出了“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类词句。把故国之思比作春愁,比作无法回流的一江春水,《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为李煜带来了杀身之祸。根据北宋王铚的笔记体文集《默记》记载,写这首词之前,李煜曾对前来探访的南唐旧臣徐铉叹息,后悔当年不该错杀忠臣良将。宋太宗赵光义听闻徐铉告密之后动了杀心。李煜写下这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后,赵光义立刻派人送去牵机酒。所谓牵机酒,据说是泡了中药马钱子的酒,人喝下后中枢神经系统被破坏,抽搐,剧痛,头脚缩成一团,立时毙命。送酒给李煜的人也有名有姓,是赵光义的弟弟赵廷美。赵廷美曾与李煜谈诗论艺,两人交情不错。李煜死时年仅四十二岁。真实死因,宋史当然不会记载。好在有《默记》。《默记》专门记录北宋朝野遗闻,共三卷,被《四库全书》收到子部小说家类。根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铚熟于掌故,所言可据者多矣”。原因就在于这位王铚不仅出身世家,做过枢密院编修官,而且学问真的很好,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默记》的写法略略有点像小说,注重细节和人物描摹,对于研究北宋历史很有帮助。

李煜当皇帝不称职,作为文人倒是相当优秀,艺术造诣高,词好,书和画也不错。可惜的是,由于年代久远,加上又是废君,我们今天已经万难看到李煜书画的真容,对于其书画才情,只能依据古人的评价,依稀想象了。

根据北宋太原画家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所写,“江南后主李煜,才识清赡,书画兼精。尝观所画林石、飞鸟,远过常流,高出意外”。除了林石、飞鸟,李煜其实更擅长画竹。所画之竹无缘得见,但所写之竹不妨枚举一二。比如《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中的“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又如《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的“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还有五言绝句《三台令》,“不寐倦长更,披衣出户行。月寒秋竹冷,风切夜窗声。”从李煜现存于世的三十八首诗词里,能找到的大概就是这些,看来写竹不及画竹用力。

《图画见闻志》是中国绘画史的重要著作,包括史论、画传、画事三部分。郭若虚的曾祖即为当年率兵平定金陵、劝说李煜前往开封的北宋名将郭守文。所以,郭若虚说“尝观”李煜书画应是可信的。前两年曾在某杂志上看到研究李煜书法的文章,随文还展示了相传李煜行草所书《入国知教帖》局部。由此,才第一次看到李煜的“金错刀”笔法以及帖后米友仁的跋语。李煜的行草确实美不胜收,清雅潇洒不言,居然还有温柔敦厚之意,放得开,也守得住,像他后期的词一样,品格卓然不群。《入国知教帖》来自《礼记·经解》。该帖曾于年在香港《书谱》杂志完整刊发。《书谱》杂志由于右任的弟子梁披云创办,在书画界影响很大,后来据说停办了。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后,北宋包括前朝的诗文保存和传播确实容易多了。李煜流传至今的诗词,主要分降宋前和降宋后两部分。降宋前的词,是典型的“花间词”风格。降宋后所作诸词,文辞清丽,意境深远,后世有诗评家认为开了苏轼一派词风的先河。今天流传较广的李煜的词也是这一类。以《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为例,不仅在历朝历代的教坊中广泛传唱,即便到了当代,也不断有作曲家重新谱曲,许多著名歌星包括邓丽君在内都有翻唱。邓丽君唱这首叫《几多愁》的歌时,大概是20世纪90年代初,正逢录像厅、卡拉OK盛行,从城市到乡镇的大街小巷似乎都飘着“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歌声。一首歌曲的流行,让一首古典诗词活在了当下,这是大众文化的优势。当然,词在其生成的年代宋代,本身也是大众文化的一种。

还有一个跟大众文化传播有关的故事。年,蔡楚生、郑君里以抗战为背景,拍了一部中国风格的经典电影,沿用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就叫《一江春水向东流》。电影表现的也是离乱之苦。叙事时间长达十几年,从“九一八”事变到抗战结束,借由“家国一体”叙事模式,讲述民族的内忧外患和家庭的悲欢离合。即便以今天的审美标准来看,这部电影的故事结构和人物塑造也非常出色。电影插曲叫《月儿弯弯照九州》,很好听,改编自同名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个飘零在外头?”这是民歌原词,南宋建炎年间出现在江苏一带。明末冯梦龙编辑的《山歌》曾收录了这首民歌。成为民歌,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首歌曲的最高待遇了。一首歌能流传,旋律要好听、好唱,歌词要形象、好记。总而言之,要有令人愉悦的节奏和打动人的歌词。这些年,对于古典诗词的推广传播,电视台作了各种各样的努力,什么“经典咏流传”,什么“中华好诗词”,什么“诗·中国”,什么“邻家诗话”,什么“诗意中国”……这些电视节目在一定的范围内取得了不错的传播影响,但比较起流行歌曲和电影的沉浸式影响,还是小巫见大巫,差得远了。

大众文化也要讲历史逻辑。历史的逻辑也是现实的逻辑,推己及人,不能讲通的道理显然不会符合历史逻辑。就拿近来很受

1
查看完整版本: 刘琼花间词外丁香空结雨中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