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在年发表的研究显示,中国儿童和青少年出现抑郁症状的比例是19.85%,在中部地区的儿童和青少年中,这个比例甚至达到了23.7%。
也就是说,在中国,每5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可能存在抑郁症状。
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青少年出现重度抑郁症状的比例也在增加。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国民心理健康报告(-)》显示,在高中的孩子当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高达10.9%~12.5%。
但还是有很多人难以接受:
「小孩子有什么可抑郁的?」
「不愁吃穿,还有什么不高兴的?」
我们整理出了九个常见的误解,一起左滑,解锁真相。
一、小孩怎么可能抑郁?
二、不愁吃不愁穿,还不高兴什么?
三、不想上学,又装什么肚子疼?
四、我们小时候环境更苦,
怎么没你这些问题?
五、你看隔壁家xx多阳光,
你多和人家学一学!
六、学习又退步,都是假用功!
七、说你两句就拉脸,我们欠你的了?
八、别那副哭丧脸,表现得高兴点!
九、怎么人家不欺负别人?
没事多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孩子不总是阳光、快乐的,孩子也会感到孤独、忧郁和脆弱。
但这样的时候,不就是我们成年人最该站在孩子们身后的时刻吗?可能也是我们作为孩子不曾得到过的时刻。
承认孩子有情绪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如就抱抱Ta们,拍拍肩膀:
「没事的,会陪着你的。」
本文审核专家
更多优质内容
参考文献
[1]陈雪峰,张侃,傅小兰,陈址妍等().《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韩炳哲().《倦怠社会》.北京:中信出版社.
[3]Bohman,H.,Jonsson,U.,VonKnorring,A.L.,VonKnorring,L.,Pren,A.,Olsson,G.().[4]Somaticsymptomsasamarkerforseverityinadolescentdepression.ActaPaediatrica,99(11),-.
[5]Edition,F.().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disorders.AmPsychiatricAssoc,21.
[6]Kanders,S.H.,Nilsson,K.W.,slund,C.().BodymassindexandbullyingvictimizationasantecedentsfordepressivesymptomsinaSwedishyouthcohort.JournalofPublicHealth,1-12.
[7]Liu,Y.,Merritt,D.H.().ExaminingtheassociationbetweenparentingandchildhooddepressionamongChinesechildrenandadolescents:Asystematicliteraturereview.ChildrenandYouthServicesReview,88,-.
[8]Rao,W.W.,Xu,D.D.,Cao,X.L.,Wen,S.Y.,Che,W.I.,Ng,C.H.,...Xiang,Y.T.().PrevalenceofdepressivesymptomsinchildrenandadolescentsinChina:ameta-analysisofobservationalstudies.PsychiatryResearch,,-.
[9]Srivastava,S.,Tamir,M.,McGonigal,K.M.,John,O.P.,Gross,J.J.().Thesocialcostsofemotionalsuppression:Aprospectivestudyofthetransitiontocollege.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96(4),-.
[10]Depressionmaychangebrainstru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