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只有一种归途那就是回家的路。
回家的路总是很长
回家的路在心里,在记忆里,在我的血液里。这一生,生生不息地活着……
沟壑纵横
印象中的大西北,风沙漫卷、满目苍凉、其实不然,这是大自然赐予的自然壮美、历史人文厚重。依然处处是美景。虽然没有山清水秀之婉约、但有高山沟壑之硬朗。就像西北汉子一样硬朗。大西北的美是岁月塑造的苍凉美
褶褶皱皱,起起伏伏,绵延不断
「大西北的美是岁月塑造的苍凉美」
在西北广袤的土地上到处可见时光流逝的痕迹可是我们无论如何也描绘不出将来的变化。这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过去和将来,这种神不可测的的变化趋势,这种极美丽到极恶劣变迁的巨大反差,能不能称为一种美,一种凄凉的美,一种不对称的美,一种很真实的美。
《铅笔洞》
《我爱家乡景》
「大西北的美是原态生活的自然美」
这种原生态的田园生活,就是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远离了大都市喧闹繁杂,在这里我们清净了安静了平静了,心灵得到了抚慰。
《尖鸡儿》摄于姜家庄
野燕麦《摄于姜家庄》
《无名花》甘谷
景色如画
春暖花开
这个叫什么?忘记了?
蜗牛之家
晚霞摄于红透坡
晚霞摄于红透坡
《七月的风》七月的风八月的雨卑微的我喜欢遥远的你。
《八月的雨》你还未来怎敢老去。雨后山坡小树。
马璐儿?
《硕果》摄于姜维故里——麻家湾
家家门口都有的
大西北苍凉而美丽,旷达而悠然,大美不艳,大美不秀,大美无声!
摄影大师说:真正优秀的艺术作品,一定是以一个对象为媒介生发出来的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反思。摄影的精髓是个人的体验,而不仅仅是展示和解释。
真理之眼,永远向着生活——布列松如是说。
梅开五福(摄于吊咀村)
旺财?不,可爱的小狗狗
叠影重重
有人想回去,有人想出去(摄于吊咀)
「壹」区域文化底蕴
很少见了,还有几个知道他的用途呢?
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
越来越少见了
《书法传承艺人》
红白喜事还是常用的《无烟块碳》
人们除了喜欢书画外还有中国传统乐器,听唱陕西秦腔。
《老屋》见证改革开放40年
上海产的老永久,当年可是比宝马都难买的!小编不记得我们村子里是谁家先有的,但拥有第一台电视机的人家,当时的盛况可称万人空巷呀!
摄于大像山
《大佛见证着甘谷百年发展的轨迹》
这里松桧丛生,丁香溢彩,山中悬崖峭壁上的大洞窟内有一尊北魏时期的石胎泥塑大佛,是古丝绸之路上甘肃东南部融石窟和古建为一体的重要文化遗存之一。
景区特色:登山、礼佛、佛教文化、石窟、佛像、山岳
祖辈们留下的
中国传统古建《守望幸福》
《上天台》
三百多年,亭台楼阁依山而建,雕栋画廊绿树掩映。
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石雕》
千佛洞开凿在峻险崖壁上,仅有一个小巧洞窟供人出入洞,迎面一尊笑容可掬的弥勒大佛安坐。游经此处的人,必先叩拜,然后伸手在弥勒佛浑圆的肚皮上摸一摸,以求笑口常开。
据大像山千佛洞塑像工程师,罗汉雕塑负责人蒋五明(天水市非遗传承人)介绍,罗汉洞位于千佛洞内,洞窟主体为环形,其中有五方佛菩萨、十六众菩萨、十童子、十金刚、十飞天以及诸多尊者共计余位。
《千佛洞》
谁没在这里留过影的举手,没有了吧?
《落日余晖》摄于甘肃甘谷
风景再美,也比不上回家的温暖。
每个人都会去留影的地方,当然我也不例外。
《夜幕璀璨》
《夜空之镜》
《姜维纪念馆》
姜全定是姜维的61代孙,时任姜家庄的村党支部书记,也是姜维纪念馆的第一任负责人,带领群众自筹资金于-年建起了一座姜维纪念馆,他告诉我们,近几年海内外的姜维后裔来这里寻根问祖、凭吊姜维忠魂的人日渐增多,他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除了把姜维武术研究会、姜维纪念馆、姜公祠等维护好之外,他还有一个想法:把世代相传的《招魂曲》加以改进,比如用锣鼓、唢呐等一些民间乐器演奏,即增加观赏性,同时又能烘托祭祀气氛。
《姜维纪念馆牌坊》
“但有远志,不在当归”
《姜维墓》
姜维,字伯约,三国时天水冀城(今甘谷县六峰镇姜家庄)人。蜀汉末期名将,军事统帅,蜀汉大将军,第四代执政大臣。是甘肃早期历史上的一个著名人物。今甘肃甘谷县六峰乡姜家庄世传为姜维故里,有姜维衣冠冢。
姜维墓位于甘谷县六峰镇姜家庄村南将军岭靴子坪上,距县城东5公里,占地面积平方米。年甘谷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姜维逝世后,忠骨埋于四川,但故乡人民为了纪念这位大将军,在距县城东5公里的姜家庄的将军岭上,修建了占地面积近平方米的姜维衣冠冢和姜维纪念馆,杨成武将军亲笔题写了“姜维故里”碑。
姜家庄的村民大都姓姜,他们的的确确是名将姜维的后代,从59代孙到65代孙现在都还在村里生活,年龄最大的已经80岁,最小的今年15岁。
《姜家庄冬季》
摄于冬季《姜维纪念馆》
「贰」民俗饮食文化
「生活是一种态度,幸福是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过程!」
如果财富不能让你变得幸福,吃好穿好住好,并不能满足你精神的空虚!或你所有拥有的东西有限,没办法获得更多时,那么就把手中的东西变的更漂亮吧!
甘谷第一茶《罐罐茶》
烧茶的工具变了,情怀未变,爱意永久长存
一碗牛肉面让你整天精神饱满。
西北饮食文化特色之一《牛肉面》
西北饮食文化特色之《凉粉》
这里盛产辣椒、花椒(“伏椒”最为出名,被称为“辣椒之乡”、“花椒之乡”)
西北饮食文化特色之《油煎洋芋》
这个还需解释吗,不要了吧
区域饮食文化《蒸馍馍》
新年将至,你何时回家?
故乡是心里的一根刺,想着疼着,越疼越想。多年未回,路早就不复当年模样,老人们随着感觉找到物是人非的故乡,找到儿时的玩伴,竟笑得孩童般开怀。
三十年风华岁月,弹指一挥间。我们也曾经年轻过。
以此为记,献给所有怀念故土的人们。
「甘谷县民俗文化」
甘谷汉简,年12月在甘谷县出土,共有二十三枚,近似《曹全碑》的风格。唐三彩凤首壶,壶高31厘米,口径4厘米。倪鱼彩陶,年甘肃甘谷县西坪出土,高38厘米,口径6.8厘米。甘肃省博物馆藏。
甘谷麻鞋、脊兽、刺绣、辣椒、油煎洋芋、浆水面、酥圈圈、甘谷皮影(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夯歌、高台、社火、戏曲、脸谱、道情、山歌、唢呐。
记录最真实最美丽的华夏第一县——甘肃甘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