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丁香空结雨中愁雨巷丁香一样的姑娘是戴望舒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在什么医院好 http://www.kstejiao.com/m/

丁香空结雨中愁:雨巷那个丁香一样的姑娘,是戴望舒的初恋,却伤他最深

标签:女性话题事件人物、戴望舒的初恋、丁香姑娘施绛年、民国文人才女女性、女性人物传记随笔故事杂谈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每次读到这首诗,脑海里就会浮现一个模模糊糊的幻影——一个撑着油纸伞寂寥地走在江南水乡细雨朦脓中的姑娘——她轻轻地、缓缓地走过青石板路的小巷,有着太息一样的目光,丁香般的惆怅。我似乎能闻到石板上青苔的味道,似乎能听到雨打在几近顷颓的篱墙上的声音。

如此梦幻、婉约、忧郁的一首爱情诗,出自诗人戴望舒之手。这首诗创作于年,当时他22岁,而此时正值青春年华的他热衷于参加进步活动,由于全国白色恐怖笼罩,他不得不避居松江好友施蛰存的家中。因缘际会之下,戴望舒认识了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深深陷入爱慕中。爱情是诗人心头的一剂猛药,戴望舒为施绛年写下了太多情诗,包括这首带给他盛名的《雨巷》。

对于戴望舒的爱与追求,施绛年似乎很享受,但显得有些犹豫不决,大概对他并不是很满意:二人性格不一,一个忧郁内向,一个活泼开朗,而且此时的戴望舒只是个小编辑。最后痛苦的戴望舒竟宣称要自杀。不知道施绛年是被戴望舒浓烈火热的爱打动了还是出于不忍刺激他,她答应了戴望舒,二人订婚。但到要结婚时施绛年想出了一个缓兵之计,提出:你现在经济状况不好,要不你先出国留学,等回来了我们再结婚。戴望舒听从了施绛年的话,奔赴法国巴黎大学,之后又去了里昂中法大学。戴望舒出国后,施绛年便恋上了一个小老板。在异国他乡的戴望舒似乎感受到了施绛年的冷淡和变化,心中非常不安,去信询问施蛰存,施蛰存为了不让戴望舒受影响,于是隐瞒了实情。

三年里,戴望舒把时间都花在了翻译稿件挣钱上,常常旷课,还在西班牙旅游期间参加反法西斯游行,被开除了。戴望舒回到上海,却发现施绛年已经跟别人好了的事实——丁香一样的女郎从他身旁飘过,静默地走远了。

遭受此晴天霹雳,戴望舒痛苦地与施绛年解除了婚约,斩断了八年情,沉浸在失恋的打击中无法自拔。在这个过程中,友人们很是同情,穆时英安慰他:施蛰存的妹妹算什么,我妹妹比她还漂亮。于是经穆时英牵线,戴望舒与小他13岁的穆丽娟相识了。外表柔婉清丽而骨子里骄傲的穆丽娟,让戴望舒暂时忘却了上一段恋情施绛年带给他的伤痛,二人结婚了。结婚照上,穆丽娟微笑依偎在戴望舒身旁,堪称一对璧人。然而,婚后朝夕相处的生活却并不如意。

由于战火连绵,戴望舒带着穆丽娟来到香港。戴望舒收入不错,此时生活优渥,有车有房,还请了保姆。他给自己的小别墅起名为林泉居,闲暇时喜欢在林泉居菜圃种种花草瓜果。戴望舒忙于工作,喜爱沉静的他常常独自埋头于书房读书写作,他把妻子当成一个主妇,很少和妻子交流,更没有什么柔情蜜语。对于穆丽娟来说,丈夫是个大男子主义者,什么事都是他一个人做主,从来不过问她的意见,把她当小孩子看待。穆丽娟从来没跟他红过脸,但时间长了,穆丽娟心里越来越不舒服。

要知道,穆丽娟出身不错,是个千金小姐,从小被父母视作掌上明珠,百般呵护,如今结婚了丈夫竟对她如此冷淡和强势,她在家里一点地位都没有,心里落差很大。她对戴望舒说:你再压迫我,我就和你离婚。然而戴望舒却一直以为穆丽娟是发脾气时的玩笑话,并没认真对待。穆丽娟绝不是旧时代的传统女子,受时尚前卫、勇敢反抗包办婚姻、爱好文学的哥哥穆时英的影响,穆丽娟也很爱读一些时兴的进步书籍,她不甘做个顺从的家庭主妇。最终引爆二人婚姻危机的是穆时英的死,穆时英被国民党特务刺杀,由于政见不同,戴望舒误认为穆时英做了汉奸,不允许穆丽君回上海奔丧。

要知道穆丽娟从小就崇拜哥哥,他死了却不能回去送他,内心对戴望舒可想而知是多么不满。为此她一个多月没和戴望舒讲话。同年,戴望舒扣下了穆丽娟母亲报丧的电报,穆丽娟从友人口中得知母亲逝世消息后忍无可忍,一气之下买船票带着女儿决绝地回了上海。

他一改过去的姿态,追了过去,但穆丽娟丝毫不为所动。戴望舒终于意识到妻子不是开玩笑了。因为工作事务,戴望舒只得返回香港。他给穆丽娟写信,寄了两本日记和用婚后二人还有女儿相片制成的相册,希望她看在女儿份上能够回来。穆丽娟没有给他机会。晚年穆丽娟说:他对我没有感情,他的感情都给了施绛年……我那时候还只有20多岁,不能这样过一辈子。这段婚姻就这样结束了。

或许,在他心目中,施绛年一直埋藏在他心里吧,就像飞蛾扑火,努力追求却最终什么也没得到,还换来一身伤。这段感情像一根刺,扎了进去取不出来,所以在后来的感情中,他总是有所保留,冷冷淡淡。又或许,早年他对施绛年热切的犹如烈酒一般的爱,耗尽了他全身力量,以至于在后来的婚姻中,都只有烧成灰烬的余温了,失去了付出的勇气与爱的能力。(字)

岸芷汀兰(湖北武汉人,青年女作家,高校中文系学士,高校中文系硕士,苏白传媒旗下昆德拉传媒特邀编辑、合作作家。)

审读:苏白传媒编审苏白

运营:苏白传媒加加

其他:部分图片供模拟想象,不代表文字特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