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花开佛影,话传奇!
每年春天,咱北京人都有赏花的习俗,而要说到赏丁香必去的地儿肯定是千年古刹法源寺,那的花季是每年四月中旬,但入夏后,北京人还能赏到丁香,而且还是长片的野丁香,北京人都知道,六月份可以上延庆县赏丁香
这跟延庆的天气有关系,延庆素有夏都之称,比北京市里温度低,而且那的丁香花开在山谷当中,花期往后错了两个月,所以北京人时下奔延庆赏丁香是一个美事儿,而且到这里来,还能发现不少很神秘的现象
延庆是出了名儿的‘夏都’夏天的平均气温比城里要低上5到6度,这便为丁香花的花期错后提供了条件,也让北京人在夏日里,也能欣赏到丁香花盛开的奇景,不过您来此除了赏花,这里还有一个神秘的现象,值得您去了解
从丁香谷的景区进来,大概走四十分钟的山路就会有一个新奇的发现,六尊造像并没有扎堆儿的在一面岩壁上,而是呈阶梯状,上坡上有一组三尊,上坡下面有一组三尊,京西的石佛村老北京人都再熟悉不过了
村儿东头的山50多米高的山崖上,一共有16龛18尊造像,雕的是观音菩萨,阿弥陀佛,释迦摩尼和罗汉等等,是咱北京难得一见的大规模的隐秘摩崖造像群,那为什么这么多的石刻佛像会隐匿在山谷当中,藏在山腰拐角处的一行小字儿,给我们提供了破解谜题的线索
这行小字儿的内容是这样的‘京都清塔寺比丘成玉造’比丘是和尚的意思,也就是说这些佛像的作者应该是清塔寺一个叫成玉的和尚,据《门头沟文物志》记载,石像中间的隔梁上,原来还有一行文字,应该是嘉靖八年十二月,只不过如今风化没有了
佛像本应是人们拜佛所用,但却隐匿在了深谷当中,在西山八大处发现的几尊摩崖佛造像给了我们答案,这些佛造像的样式差不多,作者署名同样是这位成玉和尚,还清晰的留下了嘉靖三十二年十一月的字样
这个问题的疑点就落在这位成玉和尚和明朝嘉靖皇帝的身上,这些隐藏的佛造像正与明朝嘉靖皇帝有关,明朝的嘉靖皇帝整天热衷于炼丹修道,敬道而不敬佛,不仅在京城大肆修建道观,还拆毁了不少佛教寺院
而这位成玉和尚为弘扬佛法,自然只能跟朝廷玩儿捉迷藏,跑到深山老林不起眼儿的地方雕造佛像了,这就是京西几处佛造像隐匿山谷的原因了
而延庆县丁香谷的佛像从风格上看,很可能是老百姓雕刻上去的,并非出自皇家之手,其中的专业知识很多,但有一条最容易理解的判断标准,比方说这尊佛像,国字脸,五官不够立体,跟元朝的老百姓长得颇有几分相似
符合那会儿的审美标准,与此同时,在佛像身上还能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通常情况下,寺庙也好,石窟也罢,佛像都有固定搭配,比如善财童子和小龙女儿,会分别列立在观音菩萨左右,但您是在延庆这一组佛造像身上却发现了蹊跷之处
中间的肯定不是观音,佛要结迦跌坐,造像有很多讲究,它有32好和80种相,其中特意就是说这个佛的脚,脚趾头前边要齐,辨认是什么佛,往往是从手印上看,而延庆的这尊它实际上是一个禅定印,也就是阿弥陀佛
从它的脸型能看出来是佛的那种造型,地阁方圆,方下巴,方怡大口,而观音一定是瘦小的,元朝的人之所以要把阿弥陀佛和善财童女搁在一起是因为性格使然,草原民族的人们心胸豁达,性格豪爽,对于那些流行了好几千年的固定搭配不以为然
所以就按照个人的喜好从雕刻组合进行了自主创新,当然了,这只有元朝人能做得出来,因为到了明清的时候,官方专门出台了佛像雕造的有关规定,如果雕刻有误,摆放有误,格杀勿论
时下流行一句话,身高不是距离,年龄不是问题,这话要是搁在敬佛爱佛的北京人身上也如是,无论个头高矮,只要您抬头看它,它也保准看着您吶,这就叫四目相对,然而眼前这三尊佛像却对咱们爱搭不理的
要是想跟它们对上眼儿,您就得降低您的高度,由下往上看了,换句话说,这三尊佛像实际身高要比咱们现在所看到的还要高出两米,高出的两米就在佛像这层苔藓的底下,由于年代太过久远了,地面随着好几百年的泥土积淀就长到了现在这个高度
如果想让这尊佛像多看咱一眼,恐怕要掘地三尺才能实现了,在八达岭关沟一带有十多处佛像石刻,这还得从八达岭关沟所在的地理位置说起,所谓关沟其实就是居庸关南口到八达岭关城之间的这条40里长的大峡谷
对于元朝人民来说,关沟不仅是进京的必经之路,也是每年回家探亲的交通要道,每天夏天,上到皇帝一家老小,下到黎民百姓,只要条件允许,都要回到元中都避暑去,也就是现如今的张北地区,为了保证一路的平安,顺利,很多佛门弟子和信徒就在关沟的沿途雕凿了佛像石刻
一来是为了所到之处得到佛祖的保佑,二来是为了传播佛教文化,对于皇帝而言,他们还在沿途修建了行宫,休息的时候也会来烧香拜佛,祈求国泰民安,这两组佛像石刻正是在那个时期雕凿而成的,佛像上面的小窟窿就是当时人们为了保护佛造像建造雨搭凉棚,安插木头构架的地方
除此之外,在佛像的周围还发现了人们生活居住所遗留下的石碾子,石凳子,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是一个让全世界人民至今没有争论出结果的话题,然而在丁香谷的佛造像当中,也有类似的问题
暴马丁香究竟是何许树也,相传释迦摩尼是在一颗菩提树下成佛的,从此菩提树就被人们视为了佛教圣物,但是它对生长环境比较苛刻,只能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对于国内的佛门弟子来说,也只能在广东,云南,这样的地方看到菩提树
而北方的佛教信徒就选择了一种长得很像菩提树的植物,作为佛教圣物的代言,这就是暴马丁香,话说到这儿,既然暴马丁香和佛教之间有这么多的不解之缘,是人们看到这儿有佛像才再次种植了大面积的暴马丁香吗,还是因为这儿有多株的暴马丁香,徒弟们才慕名而来在这儿雕凿佛像呢
其实无论谁成就了谁,有一点咱们可以肯定,几百年后的今天,佛像和暴马丁香共同造就了延庆县的又一个避暑胜地,丁香谷!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 欢迎您分享到朋友圈 ?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崇文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