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钻石山站真的有钻石解秘港铁站的89种颜 [复制链接]

1#

圈妹上周末接待了一批来看(chi)望(chi)圈(he)妹(he)的小伙伴,于是带他们乘港铁“环游”香港。其中有一位学艺术的朋友对香港五颜六色的站台颇有兴趣,当即对圈妹进行了十万个为什么连环轰炸:

“为什么车站的颜色都不一样?”

“中环站为什么用红色?”

“港大站为什么是绿色的?”

讲真,圈妹在香港呆了这么久,天天坐地铁,但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被问的一脸懵逼。圈妹回家对港铁知识进行了一番恶补,终于弄清了个中缘由。今天,小伙伴们就跟着圈妹一同探究“港铁配色大奥秘”吧。

港铁站颜色大解秘

在港铁建成之初,为了让乘客更快的分清各个车站,同时也为了照顾部分不识字的市民,年初通车起,港铁公司就将各个车站设置成不同的主题颜色。

时至今日,港铁共有89个不同颜色的车站(不计轻铁站),其中以绿色为主的车站最多,共有24个;采用橙色和蓝色的各有13个;使用红色系的则有12个。

随着车站越来越多,单一颜色已经不能满足所有港铁站的需求,所以部分车站采用了混合色的设计。新开通的何文田站就是草绿色和灰色的混合。

本月23日开通的何文田站以草绿色和灰色为主色调

这些港铁站的颜色是随机的吗?是否有什么原则和规律呢?让圈妹一一为你们道来。

1取色法则一:字面取色

有些港铁站名字本身就含有带颜色的字,这些车站就会直接采用该颜色,没错,就是这么简单粗暴,例如*大仙站就直接采用了*色。

*大仙站月台采用*色为主题色

而蓝田站使用了蓝色。

蓝田站内部则以蓝色为主

太子站用的蓝血色,源自“blueblood”,也就是贵族的意思,而太子在古时候也是指贵族。

“蓝血贵族”的传说起源于古老的西班牙王室。那时的贵族常自豪地挽起袖管,展示自己雪白小臂上清晰可见的蓝色静脉血管,宣称自己的血统最为高贵、纯正(不要以为圈妹不知道只是你们长得白而已)。

太子站内是传说中的“蓝血色”

钻石山站为了表现“钻石”的意境,以黑色为主色,并在其中点缀些许白色,模拟出钻石在黑暗中闪烁的效果。

钻石山站月台犹如钻石闪烁

将*澳站主色为红色,据传是呼应“将*”二字。人们常以血洗沙场形容战争,战争中以将*为首,而血又是红色的,将*澳站的取色正是与此有关。

鲜红的将*澳站

坑口站的浅蓝色,也是呼应其站名。因为“坑”可以装河水,而河水的颜色正是蓝色,所以坑口站就用了蓝色系啦。

浅蓝色的坑口站

彩虹站就更直接了,用不同颜色拼接而成,像“彩虹”一般。不过圈妹发现,彩虹站的“彩虹”只有六个颜色,到底少了哪种呢?留给小伙伴们自己数一数咯!

“七彩少一彩”的彩虹站配色很是独特

2取色法则二:环境取色

有些港铁站的颜色与它周边的环境密切相关。例如,香港大学站靠山,所以站内的翠绿色就代表着该站所处位置植被充盈,绿化茂密。

青葱翠绿的香港大学站

坚尼地城站邻近海畔,所以使用湖水蓝色。

坚尼地城的湖水蓝色使人心神宁静

鲗鱼涌位于香港岛北部维多利亚港湾边,得名于早期溪流中甚多鲗(鲫)鱼,所以也使用蓝绿色作为主色调。

鲗鱼涌站内的蓝绿色亦十分养眼

新开的*埔站用紫蓝色,也是因为*埔近海。

*埔站采用了柔和的紫蓝色

3取色法则三:规模越大颜色越艳

鲜艳的颜色,尤其是红色,容易给人强烈的冲击感,吸引人的注意力。因此,荃湾站、旺角站、中环站及红磡站等大型车站或终点站,都采用了不同饱和度及亮度的红色。

在人流多的大站用上红色,人们往窗外一看,就知道自己是否应该下车或转线,简直是为埋没人群的娇小妹子专设!

红色抢眼的荃湾站

惹人注目的旺角红色月台

伴着书法字样的中环站

绚丽又不失活泼的红磡站

4相邻车站对比强烈

还有一些车站的配色并没什么特殊原因。但在规划这些车站用色时,会使用相邻车站的对比色形成反差,让乘客更容易进行分辨。例如西营盘站用紫色,就是要与上环站的泥*色产生强烈反差。

西营盘站采用紫色,与其相邻的上环站则采用泥*色

沙田站的紫丁香色和火炭站的*橙色也形成鲜明对比。

相邻的沙田站及火炭站也采用了两种对比强烈的颜色

五彩港铁话周边

港铁站五彩缤纷的颜色给许多年轻人带来了设计的灵感。香港两个90后的年轻人以港铁站为主题,设计出了两副扑克牌,每张牌的颜色都和车站颜色一一对应。

以港铁为主题的扑克牌充满了现代设计感

除此之外,每个港铁站都有自己的专属指南,指南的颜色也与车站的主题色相呼应,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搜集一下。

收藏港铁车站的专属指南也是一种美妙的爱好

最后送上一张(还没有何文田和*埔的)港铁颜色全家福。小伙伴们最喜欢的车站是哪一个,它是什么颜色呢?还有什么圈妹没有提及的配色故事吗?欢迎留言哦!

港铁车站全家福,找到你最喜欢的车站了吗?

参考资料:

1.hket:港铁总建筑师解构车站87色

图片及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为港漂圈(IDangpiaoquan)原创,转载请联络港漂圈,投稿请发送至fengyaqi

gangpiaoquan.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