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味之道Vol1古法香方之木犀香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诚信企业 http://www.hldxc.com/

《红楼梦》第八十七回:

「黛玉道:‘好像木樨香。’探春笑道:‘林姐姐终不脱南边人的话。这大九月里的,哪里还有桂花呢?’」

木犀,也称木樨,岩桂,九里香,其实就是桂花,拉丁学名:Osmanthusfragrans。

木犀花性辛,温,无毒。入肺经、大肠经。功效:散冷气,消瘀血,止肠风血痢。

木樨能吃,好闻,能入药,可做家具,还能合香。

《陈氏香谱》载:

岩桂,一名七里香,香生匡庐诸山谷间,八九月开花,如枣花,香满岩谷,采花阴干以合香,甚奇。其木坚韧,可作茶品,纹如犀角,故号木犀。

“木樨香”是传统香方的一种,简单来说,即以桂花入香品。

木樨香方主要收录于《陈氏香谱》和《香乘》两部香学经典中,其余古籍中未见。且,《香乘》中的记载,基本上是从陈氏香谱中抄录过来的。

今以《陈氏香谱》为准,录全部八种香方:

降真香一两(挫屑),檀香二钱(另为末作),蜡茶半胯(碎),以纱囊盛降真香,置磁器内,用去核凤栖梨或鹅梨汁浸降真及茶,候软透,去茶不用,拌檀末窨干。

降真香:又名紫藤香、鸡骨香.拉丁学名:Acronychiapdunculata。降真香有两种解释,一种为单品香(豆科檀属植物)与沉香类似,但不同;一种为合香,此处指前者。

蜡茶:宋代饼茶,如龙凤团茶,因茶汁呈乳白色,故名蜡茶。参考:急须的前世今生(二)

窨:有两义,在香方中容易混淆。读yìn时,义为窖藏。读xūn,同熏,此处指前者。

此方中,无桂花,用降真香、檀香、蜡茶、梨水,大约是取去邪,理气之功效。

采木犀未开者,以生蜜拌匀,不可蜜多,实捺入磁器中,地坑埋窨,愈久愈奇,取出于乳钵内,研均成饼子,油单裹收,逐旋取烧。采花时不得犯手,剪取为妙。

生蜜:蜂蜜分生熟,生蜜直接取自蜂巢,熟蜜是在生蜜的基础上脱蜡处理。中医认为,生蜜性凉,熟蜜性温。

捺:按义。

窨:yìn,窖藏。参考前文。

油单:涂油的布。此处,将香饼裹在油单里,不易粘。

此方,仅以桂花蕾、生蜜,合香窖藏。简单、醇厚,原汁原味,可多为留意、尝试。唯注意:采花时,用剪子好些,别用手愣掐。

日未出时,乘露采岩桂花含蕊,开及三四分者,不拘多少,炼蜜候冷,拌和以温润为度,紧筑入有油磁罐中,以蜡纸密封罐口,掘地坑深三尺许,窨一月或二十日,用银叶衬烧之。花大开即无香。

炼蜜:取生蜜,加水,加热为炼蜜。

《香乘》作紧入不津瓷罐中,不津:不湿义,要取干燥的瓷罐窖藏,不然的话,就长毛了。

银叶:银制小碟,熏香隔火用。

此方,与木犀香方二类似,除蜡纸封口外,另加入炼蜜环节,香味更温。同样强调,桂花不可取大开的,不然就不香了。

五更初,以竹箸取岩桂,花未开蕊者,不拘多少,先于瓶底入檀香少许,方以花蕊入瓶,候满,加梅花脑子糁花,上皁纱幕瓶口,置空所日。收夜露四五次,少用生熟蜜相拌浇瓶中,蜡纸封,窨烧如常法。

五更:黎明,凌晨四五点。

竹箸:竹筷子。

皁纱:皁同皂。皂纱,黑色的纱布。

梅花脑子:也称冰片、梅片、龙脑。

糁:sǎn,涂抹。

此方的规矩比较多,首先规定五更天,用竹筷子取未开的桂花,放入铺设沉香的瓶子里,等收集满了,加一些龙脑,黑布封口。其次,用夜里的露水,拌生熟蜂蜜,再窖藏一次,才能熏烧。

沉香、檀香各半两,茅香一两,为末。以半开桂花十二两,择去蒂,研成膏,搜作剂,入石臼杵千百下,脱花样,当风阴干烧之。

茅香:又名香茅,禾本科,茅香属。拉丁学名:Hirochlo?odorata。味甘、寒。功效: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搜:同蒐,即指茅香。

当风:通风。

脱花样:用香模压成花样香饼。

此方,以桂花为主材,加入沉香、檀香、茅香,不用窖藏阴干即可,有理气、散寒、祛淤的功效。

沉香一两半,檀香二钱半,丁香五十粒(各为末),脑子少许,金颜香三钱(另研不用亦可),麝香少许(入建茶清研极细),木犀花五琖(已开未披者,次入脑麝,同研如泥),以少许薄面糊入所研三物中,同前四物和剂范为饼,窨干如常法爇之。

丁香:桃金娘科蒲桃属植物,分公母,公丁香花蕾、母丁香果实入药或作香料,拉丁学名:Syzygiumaromaticum。性辛,味温。入肺、脾、胃、肾四经。功效:温中、暖肾、降逆。

此处丁香应指母丁香果实,与我们街边种植的丁香花根本不是一种东西,街边的丁香是木樨科丁香属植物,不能作香料。

金颜香:到底为何物,目前说法不一。疑为安息香,见《诸蕃志校释》宋赵汝适著,杨博文校释。

麝香:又名寸香、元寸、当门子、臭子、香脐子。鹿科动物林麝、马麝、原麝雄体香囊中的分泌物。性温,无毒,味苦,入心脾肝经,与安息香有类似的功效:开窍清神,行气活血。孕妇不宜。

建茶:福建福安一带产的茶叶。

此方用料较多,而且加入丁香、金颜香、麝香,配合木樨花,香品味道已变得非常辛温,适用于散寒、开窍、清神。注意:此方以面糊为粘合剂。

白檀一两(蜡茶浸炒),木香,金颜,黑笃耨,苏合油,麝香,白芨末各一钱,为细末。用皁儿胶鞭和入臼,捣千下,以花印脱之,依法窨爇之。

白檀:也叫砒霜子、蛤蟆涎、白花茶、牛筋叶、檀花青。拉丁学名:Symplocospaniculata。味辛,性温,无毒。功效:清热解毒、调气散结、祛风止痒。

蜡茶:见上文木犀香一。

木香:又名蜜香、青木香、五香、五木香。拉丁学名:CommonVladimiriaRoot。味辛,温,苦。入脾经。功效: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黑笃耨:一种香树脂,类似乳香。到底何物,仍有分歧,有说为PistaciaAnacardiaca(即乳香*连木)有说为Pistaciatrbinthus。今引李时珍说:

笃耨香出真腊国,树之脂也。树如松形,其香老则溢出,色白而透明者名白笃耨,盛夏不融,香气清远。土人取后,夏月以火炙树,令脂液再溢,至冬乃凝,复收之。其香夏融冬结,以瓠瓢盛,置阴凉处,乃得不融。杂以树皮者则色黑,名黑笃耨,为下品。

苏合油:为金缕梅科植物苏合香树所分泌的树脂,又称苏合香。拉丁学名:LiquidambarorintalisMill.味辛,温,入肺肝经。功用:开心窍、散心邪。

白芨:又名紫兰、苞舌兰、连及草。拉丁学名:Bltillastriata。根入药,味苦、甘、涩,性寒,归肺、肝、胃经。功效: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皂儿胶:闹不清是什么东西,疑似皂角。

此香方,说是木犀香,其实是以白檀为主材,没有桂花,而且选料太复杂,有些配料还有争议,笔者没有敢于尝试。

冬青树子,桂花。以冬青树子绞汁,与桂花同蒸,阴干炉内爇之。

冬青树子:为冬青科植物冬青的果实。冬青树,拉丁学名:IlxpurpuraHassk。味甘、苦、凉。入肝、肾经。功效:补肝肾、去风湿、止血敛疮。

此香方,桂花加入冬青子,取补肝肾,祛风湿之用。

木樨香,本已是比较味道浓厚的味道,还是取它的原味为上,只要稍加调配使香气舒展开就OK了。加沉、加檀、加蜜、加龙脑、加梨水似乎还是比较合理的,配料太多、太厚反而味道不正了。推荐香方二、三、四。

撸香方太累了,总会觉得很多事情悬在那里,搞不太清楚,其实气味这个东西,必须要亲自上手尝试的,不然总归还是纸上谈兵,望文生义。

当下正值农历九月,桂花挺多的,看官们不如自己试一把木樨香。

《居士集》里记载了一则*庭坚与木樨香的公案。

*庭坚造访*龙寺晦堂大师,参禅多日,无所领悟,有点着急,就去问晦堂是不是有什么隐瞒。晦堂问*庭坚读没读过《论语》,*庭坚当然读过。

晦堂曰:《论语》曰:二三子以吾隐乎,吾无隐乎尔。公居常如何理论?

鲁直呈解。

晦堂曰:不是,不是。

鲁直迷惘不已。

一日,侍晦堂山行,时木樨盛放,晦堂曰:闻木樨香否?

鲁直曰:闻。

晦堂曰:吾无隐乎尔。

鲁直释然,即拜之。

具体*庭坚从木樨香悟出了什么道道儿,各位自解吧。

「知道之道」道教新媒体平台

ID:zhidaodaojiao

长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