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黄瓜细菌性流胶病难缠定植前后简单来几招, [复制链接]

1#
北京十大最好白癜风的医院         http://www.ksfences.com/

前两天我们和大家分享了*瓜流胶的原因和防控方法(→*瓜“流胶”原因这么多,这次终于搞清楚了!),有群友留言想重点了解*瓜细菌性流胶病的相关内容,今天就跟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冬春季节*瓜栽培,由于低温寡照的环境条件,细菌性流胶病常发。有生产试验表明,采取降低湿度,增强通风透光等农艺措施,定植前药剂处理土壤,定植时灌根和定植后药剂喷雾,对防治该病具有较好的效果。

发病症状

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生。

苗期定植后7~10天,地上部出现*叶时,在地表茎基部(地膜下)即出现*褐色水浸状病斑(图1)。地面湿度大时其子叶由边缘向内腐烂(图2)。病斑继续向上发展,可见近地面第1片子叶边缘出现1~2个水浸状凹陷病斑,后扩大向内发展,病斑处的叶脉呈深褐色(图3)。

▲图1幼苗茎基部水浸状病斑

▲图2苗期病株子叶腐烂

▲图3-a病斑处的叶脉褐色

▲图3-b病斑处的叶脉褐色

棚内湿度大时,茎基部出现流胶,病情继续向上扩展,叶背面的病斑溢出菌脓,干燥时病部易干、质脆,呈开裂状(图4)或穿孔状(图5)。

▲图4病斑开裂状

▲图5病斑穿孔状

成株期植株开花结果时,在郁闭高湿条件下,先在茎蔓的叶节易积水处流胶(图6),或在瓜条(图7)、叶柄(图8)、卷须上(图9)出现水渍状病斑或有水珠。

▲图6节结处流胶

▲图7-a瓜条流胶

▲图7-b瓜条流胶

▲图8-a叶柄流胶

▲图8-b叶柄流胶

▲图9植株上部卷须出现水渍状病斑

扩大后呈鼻涕状流胶(图10)。严重时病株的叶片上黑褐色叶脉出现水渍状病斑,在植株顶部叶节处出现黑褐色萎蔫,枝条下垂、溃烂(图11),后呈褐色干枯。

▲图10节间流胶呈鼻涕状

▲图11顶部叶节萎蔫,枝条下垂、溃烂

*瓜植株感染细菌性流胶病后,畦面落秧的瓜蔓上湿度大时也出现流胶,该特征也是与*瓜其他细菌性病害的区别点。

发生规律

*瓜细菌性流胶病由丁香假单胞菌引起。病原细菌可在种子和病残体上越冬,借风雨、灌溉水传播蔓延。病原细菌也可通过人在走道上来回走动,或浇水造成的伤口侵染;摘心、掐卷须、绕蔓、摘瓜、打杈等农事操作对植株造成的伤口,也是病原细菌的侵染传播途径。

湿度和温度是该病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湿度大,发病重。大棚*瓜苗期或开花结果期遇雾霾天或阴雨天气多,棚内湿度大,若植株下部叶片多、郁闭,植株茎蔓、瓜条流胶,并迅速蔓延,发病严重。病原细菌适宜温度为25~27℃,但秋冬和早春棚内的低温时间越长,湿度越大,发病越严重。两年调查均发现,棚内温度19~24℃维持10天以上,一旦升温,棚内的中午温度高,温差大,细菌性流胶病发生严重。

防治技术

物理防治

通过农事操作等物理防治技术,降低环境湿度,增加通风透光,对*瓜流胶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一是定植时少盖土,露出*瓜幼苗的蛭石面(图12),有利于降低幼苗茎周围的湿度。

▲图12定植时浅栽露出蛭石面

二是苗期发病时,拉开植株周围的地膜,主要也是起降低湿度的作用。

三是对已发病的棚室成株期进行药剂喷雾前,先去掉植株下部叶片,尤其去掉畦面上覆盖的叶片,减少病残体,并做到边去叶边喷雾(防止病原菌从伤口侵染)。该方法可快速减少植株下部的潮湿蒸汽上升,大大减轻植株上部病情,增加植株间通风透光,植株上部能很快长出无病的新叶。

药剂防治

建议在定植期前后进行系统防治,效果较好。防治措施主要包括:

①定植前撒施药土。每亩用77%硫酸铜钙(多宁)可湿性粉剂g+7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g(主要防治由腐皮镰孢霉侵染引起的茎内韧皮部褐色病变)+干细土30kg,拌匀撒施在定植*瓜幼苗的畦垄上。

②定植时灌根。用77%硫酸铜钙(多宁)可湿性粉剂倍液+7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倍液灌根,每穴灌0.1kg,定植时先灌药后封埋土,隔7~10天后再灌1次药,连灌2次。

③定植后7~10天进行苗期药剂喷雾。用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倍液+33.5%喹啉铜悬浮剂倍液+40%沃加福(海藻酸生物发酵液)倍液或因可瑞植物保护膜倍液,每隔10天喷1次,共喷4次。

定植前后均未用药时,可采取相应补救措施。*瓜种植棚一旦发现植株下部茎蔓或叶片或瓜条开始流胶时,应立即去掉植株下部第1个瓜以下的叶片,尤其去掉畦面上覆盖的叶片,使植株下部通风透光,降湿增温。

同时在发病始期用药剂灌根和喷雾,使用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倍液+33.5%喹啉铜悬浮剂倍液,灌根和喷雾各3次,病情基本被控制。做到边去叶片边喷药,预防病菌从伤口侵染。在使用化学农药的同时结合使用生物制剂,如甲壳素等,诱导植株增强抗病能力,促进植株再生,恢复健康生长。

Qp>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