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紫丁香文学社月刊 [复制链接]

1#
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公益         http://pf.39.net/xwdt/180102/5972921.html

紫丁香月刊

内容总览

本月活动

时事政治

倡议书

◆文章精选

人物先锋

本月活动

●学报征稿

——紫丁香文学社

●校园抖音创意视频征集活动

——团委新媒体中心

●“三走”系列——新生拔河赛

——体育部

●“志愿还本固原,开启不悔青春”志愿者第二期培训会

——青年志愿者工作部

●“深入学习贯彻*的第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团组织生活会

——组织部

●“青春正能量,好歌天天唱”——两周一歌

“律动青春,激扬魅力”——第二届校园集体舞

“以声传情,筑梦中华”——第二届校园配音大赛

——文艺部

●“科学防疫,从我做起”——主题黑板报

“变废为宝”——主题手工设计大赛

——宣传部

●“传承中华文化,弘扬美德辩天下”——第七届校园辩论赛

——学习部

时事政治

1

10月9日,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年本)》(简称《示范区核准目录》)。据悉,这是我国首个跨省域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

2

新华社上海10月22日电 年浦江创新论坛22日在上海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塞尔维亚总理布尔纳比奇分别发表视频致辞。李克强在致辞时表示,科技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民生不断改善。中国科技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我们始终秉持开放态度,致力于推动国际科技合作,实现科技创新互利共赢。

3

年10月26日电,近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表示,海事系统将按照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海洋强国的总要求,构建“陆海空天”一体化水上交通运输安全保障体系,实现到得了、看得见、传得回、管得住,全面保障国家海洋权益和战略利益。

倡议书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多次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采取出台相关文件、开展“光盘行动”等措施,大力整治浪费之风。“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餐饮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但是,一些地方的餐饮浪费现象仍然存在,有的甚至非常严重。要多管齐下,采取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全社会深入推进制止餐饮浪费工作。

加强餐饮节约宣传教育。加强相关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对于我国人口多、耕地少、水资源短缺、粮食安全压力大的认识,增强粮食安全危机意识。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戒奢克俭的优良传统,引导人们践行绿色生活、抵制餐饮浪费。可以结合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实际情况,推动餐饮节约理念进家庭、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加强不良消费习惯改变。大力倡导合理、健康的饮食文化,推动餐饮消费习惯从“吃剩有余”“顿顿有余”向“杜绝浪费,够吃就好”转变。大力开展“光盘行动”,鼓励顾客点半份菜,及时提醒顾客就餐完毕时将剩余饭菜打包带走,破除讲排场、比阔气等不良风气。针对宴席浪费较为严重的现象,餐饮企业在提供宴席服务时,既要尊重顾客消费需求、又要体现绿色生活方式要求,科学设计菜单或套餐,合理安排宴席流程和餐台数量,切实提升餐品和服务质量,引导顾客理性定餐、合理消费。严禁餐饮企业借提供套餐服务的方式推销过量的宴席,切实减少食品浪费。

加强餐饮法规制度约束。法规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严明的法规制度是制止餐饮浪费的根本之策。餐饮业协会要健全“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餐饮浪费”的标准,提升餐饮企业绿色发展的水平,引导餐饮企业主动学习、适应、引领绿色发展理念和服务方式。加强立法约束,以法规形式规范餐饮消费行为,禁止餐饮经营者设置最低消费,在醒目位置张贴节约标识,贯彻节约用餐、文明用餐标准,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消除中国式“剩宴”,最大限度减少餐饮浪费。

文章精选一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班级:19级学前一班

姓名:刘文琪

在我从小的时候就知道并了解了“节约”和”浪费"这个词语,它们简直伴随了我的成长。节约粮食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人民的传统美德,但是在这里我们不止要节约粮食。

从我记事起,母亲就常常对我说“你要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他们在烈日下给我们摘取这些果、蔬、粮食,你只吃一口扔掉的话就太对不起他们了!”母亲说的这些道理我真的都懂但有时候也时不时的会浪费掉。我记得有一次,当时家里有小狗,那是一个中午,母亲问我吃什么,我说做什么吃什么,结果母亲端来一碗面,我看着就来气,我就喂了小狗了。我当时还可有理了和母亲吵,但事后想想母亲在厨房顶着热气给做的饭,我却二话不说就倒了,而且母亲之前说的农民伯伯在烈日下采摘的粮食,心里还是有点过意不去,我对母亲道了歉,在后来,我也就没在这么浪费过了。

勤俭节约的不仅是外在的事情而它也牵连到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品质“由俭易入奢,由奢入俭难”。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粮食的现象,但是也有很多节约的现象。比如说,每次在食堂吃饭我会实行光盘行动。首先是自己能吃饭量也不小,其次是家长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我们不应该拿他们辛苦赚来的钱来挥霍,来把我们的日子过得自由。所以每次吃饭,买在东西都应适当。当你想浪费(扔)掉食物、东西时,你应该想想那些风里雨里在外拼搏的农民工,在街边乞讨的乞丐,在边远乡村的那些小孩儿和老人。

你就会想到你做的有多么不对。你浪费的食物和东西,估计都是他们没见过、没吃过、没用过的。所以,你到底有什么理由来浪费呢?肯定有很多人说有钱,那我只想说一句妈妈常对我说的:“你要是在60年代,你就是看见树皮都是宝”

其实说了半天,古往今来有许多节约的榜样人物,比如我们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主席,毛主席要求别人自己,也是先做表率的。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这位伟大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我想,无论生活富裕还是贫穷,环境优美还是恶劣,工作性质辛苦还是安逸,节约都是一种永不过时的美德。它不仅传承着悠久的中国文化而且还作为一种修养和品质影响每个人的一生。

对此,我提倡:勤俭节约,从你从我做起!

文章精选二

论节俭

班级:19级学前十一班

姓名:康燕红

时代的更迭,节俭已成为当下的热点。在突飞猛进的经济背后,浪费和污染成为人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句话再熟悉不过,古人以勤俭的精神为手中执笔,写出了多少盛世赞誉的名言。这“有德者皆由俭来也”,这句话是北宋司马光所写的《训俭示康》。极其明显的说明德与节俭不可分离。

遥望历史长河,古有苏轼房梁挂钱,范仲淹断齑划粥,今有周恩来补换新毛巾,邓小平厉行节俭,无一不折射出勤俭节约的精神,它一直贯穿古今,亘古不变,无论是在贫穷的旧中国,还是在富裕的新中国,这种精神永不过时是我们人生中,熠熠闪光的瑰宝,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如商纣王洒池肉林,隋炀帝骄奢淫逸,最终国破人亡,落了凄惨下场。我们深知这个道理,然而伴随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系列挥霍浪费的行为却在滋乱蔓延。

粥饭来之不易,丝缕物力难艰“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一粒红尘来自荒野,而一粒米饭来自农人骄阳下的汗水,土地宽广的胸怀,和日月昼夜不歇的哺育酌古御今,纵横四海每粒粮食都是劳动人民汗水的结晶。从古至今,中国人民脚踏*土,辛勤耕耘,秉持“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思想,走过五千年岁月。如今,踏上新时代,日新月异的生活并不能作为抛弃中华传统美德的借口。

在现在的社会中,奢侈高档品成为了很多人的追求,更有很多是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的,如同忘记了初心,只是一味满足自己。常将有时恩无时,莫把无时当有时,这是对人们最好的劝告,我们应当做到为自己的未来考虑。青年们,你我都是新时代的答卷人,历史交予我们手上的这份问卷,沉甸甸。先辈们的建国伟业正是由一颗又一颗的爱国之心辅以勤俭节约之德所铸的。诚然,青年的我们更要以前辈们勤劳节俭的精神为范本,树立勤俭之风,小到珍惜每一粒粮食,不浪费一张白纸,大到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以民族记勤俭节约为成为一种新时尚。

在祖国日益强大的今天,仍需要我辈青年的勤俭奋斗,强国之梦永远都不会终止于历史前进的潮流中!国家的强盛离不开国民的努力,中国勤俭之魂更需要我们去继承与发扬,名扬万里也好,无名之辈也罢,在勤俭铸国梦这条路上,我们的目标始终如一!

节俭是国之传统,更是人之气脉。以节俭之气充满我们青年之辈的身躯,而我们青年更应让这节俭之风播撒社会,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重任。

文章精选三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班级:三年制19级小教三班

姓名:王慢慢

勤俭节约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在我们小时候最经常听到的勤俭节约的古诗就是《悯农》,这首古诗劳劳的记在每个人的心上。“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诗朗朗上口,凸显了农民伯伯的辛苦与种粮食的不易,不管年龄大的老人,还是幼年的儿童,都会背这首诗,都会说我们不要浪费粮食要懂得珍惜粮食。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中国人最讲究的就是面子,请客什么的都要讲排场。在餐桌上,不管能不能吃完,都要给要请的客人点一大桌子吃的,还说这就是我们的待客之道,最后剩下的也不会打包带走,因为怕丢面子。中国人因为这个面子,浪费的粮食都可以绕地球转好几圈了。

这个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自媒体的出现,让吃播又出现在了人们的屏幕上.标题全部以某某大胃王吃播挑战十盘肉、十盘饺子等,于是人人怀着好奇心便点了进去,访问量也随之增加了.事实上,真正的大胃王又有几个人,可是谁又知道在吃播的背后又隐藏着哪些手段,基本上都是靠剪辑,拼接,催吐的方式,才形成了自媒体所谓的大胃王,这样的方式既是损害自己的身体,又是浪费粮食的典型事例。

这种的播出方式是长久不了终将被淹没的,虽然来钱快,但去的也快。国家也认识到这个大胃王,是浪费粮食,也是消耗自己的身体,不恰当的方式,让人们去选择这种方式去挣钱,便使浪费粮食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所以国家开始整治,让这些大胃王所拍摄的视频也全部下架了。

我们应该支持国家这样的做法,让这些大胃王的视频下架。有人肯定会反驳说这样是体现人民的生活的不断向好的局面。我想说人民生活向好的局面不是这样展示与体现,我们应该体现在勤俭节约、国民素质以及教育不断向好的新局面,这才是显现人民生活不断向好的发展。

在袁隆平爷爷杂交水稻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多少人民是在饿肚子,是吃不上饱的饭,横尸街头,吃树皮,挖野菜,卖儿卖女,只为换粮食。随后杂水稻的出现,才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杂交水稻背后,是掩藏着多少科研人员的心血与汗水,才最终出现现在的生活。当我们吃每一口饭时,都应该感谢袁隆平爷爷以及科研人员。

我们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虽然每个人节约不了多少,但我们积少成多少,便可以把积累出来的粮度都捐给那些我们需要帮助的人,让我们的生活以及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个人所做的贡献,正是为人类做的贡献。

文章精选四

粥饭来之不易,节约从我做起

班级:三年制19级英教一班

姓名:王者

犹记锄禾日当午,最累汗滴禾下土,一粒粮食一分苦,该当珍惜心有数。

节约粮食,反对浪费,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在这些年却变了“味道”,无论是朋友圈发的豪华聚餐,或是结婚,又或是自家小孩子“过圆锁”宴请宾客所摆的宴席,其实都从侧面反映了一个事实,那就是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日子,生活质量在大大提高的同时,却忘记了遵守节约粮食,勤俭的传统美德。

其实,不论什么时候,农业一直都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古代君王为稳固国家提出“重农抑商”政策,在维护农业持续发展的同时,也让民众形成了以粮食为重的心理观念。古有李绅作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一方面说出了农民伯伯的辛苦工作,另一方面也说出了粮食的种植不易。这首诗在当时很大程度上掀起了一股“粮食热”,以及节约粮食的热潮。就连诸葛亮也曾说过“心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因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历朝历代的君王,如果在自己执政期间,纸醉金迷,荒淫挥霍,那么即使他曾经夺得过半壁江山,也抵不过一时的无度挥霍。

诗人李商隐就曾说过:“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可见勤俭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其实在我国生活质量越来越好,经济富足,人均过上了小康生活的现在,会造成我国粮食富足,水源充足的假象。据最新数据显示,在我国偏南部的一些小山村里,仍旧有孩子上不起学,吃不起饭甚至穿不暖,只不过这些都被人们选择性忽略了,但它确实是真实存在的。

国际形势也依然严峻,世界上仍有许多人在遭受饥饿,就目前看来有34个发展中国家在粮食供应方面存在着严重问题。受饥饿影响最大为非洲南部。

之前有一些年轻人用“穷的只能吃土”来调侃自己,但其实真的有这么一个地方,人们吃不起粮食,只能吃泥土充饥,这个地方就是海地,位于加勒比海北部的一个岛国,每年虽靠着美国的经济援助,但百姓依旧食不果腹,当地人只能利用当地特有的高原泥土混合着盐、*油、烂菜叶等调和而成,最后捏成饼状,在阳光下暴晒一天,成为他们的特色食物——泥土当饼。

当地人说这种泥土饼富含钙质,吃了后可以保持肚子一天不会感到饥饿。但很明显,这种泥土饼极不卫生,来自高原上的泥土,含有大量的寄生虫,细菌等,即使经过太阳暴晒,也并不能将其全部杀死。主要的是泥土不是有机物,人不能将其消化。但海地人民为了生存别无他法,因为他们吃不起米饭。

据全球统计,每年人类浪费在粮食足够养活20亿人,但世界上仍旧有人在饿死,这的确不得不引人深思。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为艰。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当你在浪费粮食,挥霍资源的时候,别忘了世界上还有人正在饱受饥饿,他们吃不吃饭,正在饥饿中一步步走向死亡……

我们应该牢记食“不过佳,充饥则可;身不过华,遮身则可。”让我们一起为节约粮食,勤俭节约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共勉!

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

周恩来总理勤俭节约的故事,妇孺皆知,成为美谈.他一贯倡导勤俭建国、艰苦奋斗,要求“一切招待必须是国货必须节约朴素,切忌铺张华丽、有失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周恩来总理的饮食清淡,每餐一荤一素,吃剩的饭菜,要留到下餐再吃,从不浪费一米,一片菜叶.国务院经常召开国务会议,会议过午还不能结束,食堂便做出工作餐.总理规定工作餐标准是“四菜一汤”,饭后每人交钱交饭菜票,谁也不准例外.总理吃完饭,总会夹起一片菜叶把碗底一抹,把饭汤吃干净,最后才把菜叶吃掉.吃饭时,偶尔掉在桌上一颗饭粒,马上拾起来吃掉.有人对他如此节俭感到不解,总理说:“这比人民群众吃得好多了!”三年困难时期,总理和全国人民同甘共苦,带头不吃猪肉、鸡蛋,不吃稻米饭.一次,炊事员对他说:“你这么大年纪了,工作起来没黑天白日的,又吃不多,不要吃粗粮了!”总理说:“不,一定要吃,吃着它,就不会忘记过去,就不会忘记人民哪!”

指导老师:肖虹刘宇典

主编:马亚琦

副主编:田丽丽荆月梅史占俊杨扬李毓婷

校团委新媒体中心

排版:牛宗艳

审核:林洁肖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