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0-0037-02
从谢马什科模式到俾斯麦模式的转变,打破了原来的免费医疗制度,在医疗服务的购买者与医疗服务的提供者之间确立了一个新型的社会关系。1999年通过的《医院组织、运行和筹资法》规定了医院的筹资方式及医院和医疗保险基金会的契约程序以及医务人员工资的支付方法。这样,在医生和医疗保险基金会之间、在医院和医疗保险基金会之间都形成了契约型关系,医生和医院的权利、义务和社会得到了明确,有利于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整体提高,强化了医务人员的市场竞争意识。此外,筹资方式从单一到多样化的转变,使多种资金来源相结合的医疗收入体制建立起来,减轻了国家的财*负担,使有限的资源可以投入到迫切需要改善的医疗服务基础设施上面。对医疗服务部门实行的私有化,增加了医疗服务机构的活力,提高了服务的效率和服务的充足性。出于对成本效益的考虑,*府对初级医疗服务体系进行的改造和完善,使包括基础服务和专科门诊服务的综合性诊所络建立起来。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虽然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改革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罗马尼亚的经济和制度环境薄弱,改革进程缺乏连续性,削弱了人们对改革的信心。虽然一系列相关法令法规的出台为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但是法律框架还很不完善,造成了一些不良的后果。由于医疗服务对国家所有常住居民的覆盖由法定的医疗保险来保证,在医疗服务从“社会化”向“市场化”的转型过程中,一些投保人因医疗保险状况不佳就被剥夺了就医的权利,这种不公平的现象常常发生在一部分长期失业者和贫困的老年人身上以及广大的农村地区。此外,由于医生的工资一直偏低且增长缓慢,导致人才大量流向欧盟老成员国家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中欧国家。同时,由于制度上的缺陷,非正式支付(informal payment)在医疗服务中仍大量存在,不但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还降低了改革成功的可能性。
仙人掌的作用 药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