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信息爆棚的生活,真真假假难以分辨。前段时间微博热搜上丁香医生的一篇关于谣言科普文章迅速走火,网友们纷纷表示感觉自己被欺骗了好多年
这样的辟谣着实让很多人受益匪浅。事实上,在汽车圈,也有很多关于汽车的谣言,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辟辟谣。建议大家妥善保管,下次有人再说这样的谣言,请把这篇文章帅气地甩他脸上!
谣言1:汽油标号越高,动力更强,更耐用
汽油标号的高低只是代表汽油抗爆性的好坏而已,并不能代表汽油质量的好坏。因此汽油标号高,并不会让发动机爆发出更高的扭矩和马力。
在耐用性方面,标号高的汽油比标号低的稍微耐用(行驶距离长点),但标号高的汽油较贵,换算下来基本差别不大。
谣言2:油表亮了再加油伤车
这个答案是不靠谱,首先肯定一点,汽油泵确实需要散热,但散热的根本绝对不是依赖汽油,汽油泵是靠吸入油泵中的油来散热,油被吸入油泵,传输到发动机,顺便把油泵的热量也带走了。
支持这种说法的依据也就是汽油泵是浸泡在汽油里的,靠汽油散热,油少了之后就无法散热了。汽油泵确实有散热需求,但并不是靠油泵周围的油来散热。
只要油泵能够吸到油,就会正常散热,正常工作。所以油表灯亮了才去加油,对油泵没有损害,不会伤车。
谣言3:开窗比开空调省油
空调开着耗电,大家都知道,于是很多人以为汽车开空调耗油,于是选择开窗,殊不知开窗以后,车子要克服进入车内的风阻,发动机为了提供更大的动力去克服风阻,增加了喷油量,油耗自然会增大。尤其车速高的时候,真的不比开空调的时候省油。
不过这个也要看车速的,据测试,大部分车型时速40km以下开窗不开空调省油;时速80km以上开空调不开窗省油。40-80km的中间速度两种方法差别不大。时速km以上十分费用!
谣言4:公里就要换机油
这个问题也是老生常谈了,相信不需要再过多进行赘述。其实这个说法在最早的时候是来源于国外,国外车型因为考虑到国内的油品问题以及用车环境较差等问题,就在用车手册上规定,必须每公里更换机油一次。然后再加上4S店的推波助澜提前了车主的保养周期,这一说法也就被延续了下来。
但是到现在,机油和机油滤清器的质量已经不是早些年前可以相比的了,引擎的精密程度以及路况都有了很好的改善,所以车子不必要在公里就必须要去更换机油,可以等到公里以后,如果经常行驶的路段比较好,完全可以00公里再换。
谣言5:方向盘打死伤车
在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中,助力的大小只与方向盘转角的增量有关。因为只有方向盘在转动时才会提供助力。而方向盘打死的时候由于没有角速度,因此是不需要助力的,这时的液压泵卸荷空转。
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只会因为方向盘转动过快,而不是转向角度过大而增大。所以方向盘打死伤车纯属是谣言不可信。
谣言6:遮住或去掉车牌小圆点就能不被拍照
电子眼的对焦原理和数码相机基本上是一样的,根本不会将某一个点当作对焦点。车牌中间的那个小圆点只是一个间隔符号,根本就不是对焦点。
如果你随意涂改,不仅起不到躲避电子眼的作用,被交警查到的话还会按照随意涂改车牌这种违法行为对你进行处理,是得不偿失的。
谣言7:没有天窗比有天窗更安全?
承载式车身的车辆安全性主要是看承载车身的梁柱,而全景天窗的配置减少了车顶上横梁,于是大部分人就理所当然地认为安全系数降低了
但事实上配有天窗的车不会因为横梁的减少而导致车身强度、刚度下降,天窗位置通常会采用特殊的材料以及合理设计的受力承载式,不但不会给车身整体带来负面影响,反而能让车顶更加牢固。
小结
这些谣言的存在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谣言都是经不起推敲的,只是大家经常被别人洗脑而忘记了思考。对于一些东西,希望我们大家能够有所思考,搞不明白的,现在信息这么发达,可以上网搜寻官方科学的答案,不要一味盲目地相信,谣言止于智者。
你知道还有哪些关于汽车谣言呢?分享出来帮助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看到吧!
(文章视频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