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跑车”模拟驾驶、登上“飞机”体验航空安全,在烟雾密室中逃生、体验地震大逃亡……
近日,第十届新京报小记者探秘海淀安全馆,了解生活中的公共安全知识。在参观过程中,讲解员为小记者讲解了公共安全馆里主要展项的相关知识,小记者们也亲身体验了航空安全舱、模拟驾驶、打绳结训练等,并就各自关心的安全问题采访了安全馆的工作人员。以下是部分小记者的稿件选登。
新京报小记者“探秘”海淀安全馆
近日,新京报小记者来到位于海淀区新建宫门路2号的海淀安全馆,探索这座海淀区唯一一家以公共安全为主题的教育基地。
小记者在参观中了解到,海淀安全馆始建于年6月,并经年、年和年三次改造升级,共平米,共有环境安全、消防安全、禁毒教育等13个项目,是一座以提高市民安全意识为主的教育场馆。
在消防安全展区,工作人员介绍了“蓝极速网吧火灾死伤事故”,讲解了发生火灾时的逃生要点和注意事项,还教小记者们使用“丁香结”、“渔人结”、“速解结”三种绳结,在3楼及以下的高度使用绳索进行逃生。
在交通安全展区,工作人员介绍了多起重大交通安全伤亡事故,带领小记者们观看了被轧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的黄色夏利车,车主就是因为酒后驾驶,无法控制车辆,从而导致了这起严重的交通事故。讲解员强调,行人在马路上,无论有多急也不能闯红灯;驾驶员在开车时,无论多急也不要超速,无论多急也不要疲劳驾驶。
新京报小记者付一赫(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第一小学)
“有惊无险”体验灾难场景
学习公共安全知识
11月3日,新京报小记者探访海淀公共安全馆,了解生活中的公共安全知识。
据工作人员介绍,海淀公共安全馆于年6月16日免费对外开放,建筑面积达平方米,整个展馆包括了环境安全、交通安全、社会治安、消防安全、地震灾害、禁毒教育、人民防空、安全生产、水利安全、城市安防与信心安全、卫生健康、人口安全、普法教育等十三个展区。
小记者在探访中发现,安全馆的最大特色就是互动性和体验性,每个展区都设有相应的体验项目。展区设计中应用了很多新技术的手段,包括幻影成像、VR互动技术等特殊展示手段。
其中的4D动感影院应用数字化仿真运动平台和环幕放映系统,使观众“有惊无险”地感受地震、火灾、海啸来临时的情景。与此同时,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的预防知识也与自救常识融为一体,只要参观体验者进入馆内,处处都可以学到自救、互救的知识。
目前,青少年安全教育越来越引起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