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癜风乌鲁木齐哪家医院好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306092.html晚年夏衍
■水晶般的清晰
在大六部口那个漂亮的四合院和陈设简陋乃至寒酸的房间里,我们从来只谈国家、世界、文艺大事。我说:“上个星期三,报纸上有一篇重要的报道……”
他说:“噢,不是星期三,是星期四。”
我为他的水晶般的清晰吓了一跳。因为他是夏衍,比我大34岁,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时候距离我出生人世还有七年。
他永远是那么敏捷、条理、言简意赅,不打磕巴儿,不模糊吞吐,不哼哼哈哈,节奏分明而又迅疾,应对及时而又一针见血。他的这些特点使你不相信他是一个90多岁的人。
如果是第一次见面,你也许会为他的瘦削而吃惊,他这个人也像他的思想、语言一样,删除了一切枝蔓铺排,只留下提炼到最后的精粹。
他当然是绝对的前辈,然而他从来不摆前辈的谱。他早就担任高级领导职务了,然而他从来不拿哪怕是一点点官架子。说起待遇,他说五十年代有一回他出差到某市,当地按照他的级别给他安排了房间,“那房间大得太可怕”。他说的时候似乎还“心有余悸”。上世纪80年代初期,有一次邓友梅同志称他与另一位担任领导职务的老作家为“首长”,他立即打断,说:“不要叫首长。”
他真诚待人,渴望吸收新的信息,对一切新的知识、新的动向感兴趣,而且像青年人一样幽默,在这方面,他永远不老。
■“夏味幽默”
我第一次听他讲话是他在第四次文代会上致闭幕词。与一些官样文章不同,夏老语重心长地讲了反封建与学科学,字字出自肺腑,字字是毕生奋斗经验的结晶,寄大希望于年轻人,令人感奋不已。
对各种问题他常有独具慧眼的卓识,例如他说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前30年的最大失误是没有搞计划生育。
华艺出版社年出版了一个《当代名家新作大系》。出版社领导要我求夏公给写个序。考虑到夏公的高龄,我起草了一个提纲供他参考。夏公给我写了一封信,说是各人文章写起来风格不同,捉刀的效果往往不好,他无法使用我代为起草的提纲,他自己一笔一画地另外写了颇有见地而又清澈见底的序言。他还对一个我们都很熟悉的朋友说:“按王蒙的那个提纲去写,人家一看,就是王蒙的文章嘛,怎么会是夏衍写的呢!”就这样,他老人家把我的提纲“枪毙”了。但可能是为了“安慰”我,他声称他的序言里已经吸收了我的提纲。我也就假装得到了安慰和鼓励,心中暗暗为老人喝彩叫绝。
年夏衍在埃及金字塔前
提起文艺界某些小圈子现象,夏公不火不怒地笑着说:“我看他们一个是‘鲁太愚’,一个是‘全部换’。”他用了韩国两位政治家的名字的谐音,令人忍俊不禁。然后他又俏皮地说:“有些人现在是分田分地真忙了,但是谁知道分了地后长不长庄稼?”
我从没有看到过他为了小人得志的事儿发怒,他也从来不向我抱怨诉苦,他也从不炫耀自夸什么,从无得意扬扬之态,正如从无怨天尤人之语。他从不谈个人,也不说任何个人的坏话。对于个人之间的亲疏、远近、恩怨,他一贯认为是小问题,这样我也就不好意思向他抱怨任何人。对他来说,无论身处何种环境,他自己还是高高兴兴地过日子,每天细细地看书、看报、听广播,只关心大事。
小事当然也有,例如养猫与观看世界杯足球比赛实况转播。上世纪70年代初期,与世纪同龄的他居然半夜里起床看球并如数家珍地有所评论,这真是一绝。
在大六部口住所的院落里,有两棵丁香树,一紫一白。年开花时节,我去赏花,打从年轻时候我就喜欢丁香。夏老那天也高兴,扶着拐杖出来看花,看小猫在房上跑,他还兴致勃勃地说是它也喜欢石榴花。那场面很像是一幅水墨“新春行乐图”。
■清清白白地走
人老到一定程度,会有一种特殊的美:那是无限好的夕阳,个性已经完成,是非了如指掌,经验与学识博大精深,知止有定,历尽沧桑,个人再无所求,无欲则刚,刀枪不入,超脱俗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