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兰晓芳丁香生活研究所
中国人在吃上是真的牛!
物种入侵小龙虾?
不存在的,分分钟吃到大规模养殖。
外来物种大西瓜?
不存在的,现在光是已登记的西瓜品种就有多种。
堪称物种版「变形记」。
还有一种「外来货」,肯定有好多人都想不到。
那就是,朴实无华、人手一把的——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本文特指葵花子)
向日葵的老家在美洲,几个世纪前,漂洋过海踏上了神秘的东方土地。
一开始只当观赏植物,却在民国时期,名噪一时。打开了南瓜子、西瓜子、葵花子,三足鼎立的新局面。
这瓜子,一嗑就是几百年。
嗑瓜子的绝技,已然刻在中国人的DNA里。
反观一些歪果仁,就怎么学都学不会。
甚至有把瓜子直接丢进嘴里连皮儿嚼的「野路子」。
图片来源:Youtube
中国人嗑瓜子就有章法多了——
手指捏梗儿、门牙嗑口儿、舌尖取仁儿,一套动作行云流水。
但为什么咱们那么喜欢嗑瓜子啊?
忍不住嗑瓜子
原因有......
欢迎补充
—
首先,瓜子是杀时间的利器。
嗑瓜子的时光,懒洋洋的,最是惬意闲适。
坐在板凳上晒着太阳嗑,和几个姐妹边唠边嗑,瘫在沙发上看着电视剧嗑。
不管你是都市丽人,还是村口大爷大娘,瓜子分分钟让你明白,什么叫光阴如梭。
图片来源:网络
其次,没有人能拒绝一把瓜子的诱惑。
瓜子别名「鬼牵手」,能让你神不知鬼不觉地上钩。
一开始,只是想着来一颗尝尝......
当你发现自己吃完了整整一袋时,已经追悔莫及了。
少年,你掉的是这把「金瓜子」,还是这把「葵花子」呢?
图片来源:丁香生活研究所
最后,瓜子还是社交利器!
没有一把瓜子打不开的社交场面。
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满月办酒......
桌上只要放一盆瓜子,甭管周围的人你熟不熟,都能以一句「吃把瓜子儿啊」,打破尴尬气氛。
热闹散去后,留下的是一地软绵咔嚓的瓜子皮。(保洁:你们礼貌吗?)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基于以上有待补充的原因,瓜子逐渐被归为不正经零食TOP1。
每次想来点儿瓜子,都要背负懒散、放纵、不务正业等等心理负担。
想偷摸儿地嗑一下,千里之外,老妈也会闪现来打手。
九敏啊!明明妈妈们才是瓜子忠粉!
图片来源:丁香生活研究所
但是,平心而论,瓜子真的不比其他坚果差!
甚至可以说,把它们放在一起比较,一点问题都没有。
瓜子的营养
真的很不错
—
其实,我们吃坚果,主要看中的是里面的「不饱和脂肪酸」「多种矿物质」「脂溶性维生素」,以及「蛋白质」。
瓜子的主要营养成分也是这些。
我们从《中国食物成分表》中,挑了几款自己大家爱吃的坚果,和瓜子作对比。
结果发现,瓜子不仅不差,还有小小的胜出。
图片来源:丁香生活研究所
瓜子的维生素E和钙的含量不仅没有拉胯,热量和脂肪还都少一丢丢,蛋白质更是略高一些。
自带放大镜的小伙伴可能发现了,你这山核桃画得怎么像碧根果啊?
偷偷告诉你们吧——
碧根果和山核桃,本来就是一家亲,叫啥都一样。
图片来源:网络
可能还是有人不服,那你咋不对比其他坚果啊?
其实,咱也不是说要把其他坚果比下去。
坚果各有各的好,瓜子同样好得明明白白,真别瞧不上它。
尤其想喊话有些「每日坚果」:
你都能在里面放葡萄干、蓝莓干,为啥不能放点儿瓜子啊!
图片来源:网络
那还不是因为——
低情商:不上档次
高情商:物美价廉
在各有优势、平分秋色的情况下,瓜子的格局可以说打开了。
图片来源:网络
如果你预算有限,又想来点儿小坚果儿啥的,完全可以考虑瓜子。
拿买坚果的钱,买瓜子,随随便便省下一辆跑车的钱。(不是)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说到这里,肯定还是有小伙伴捂着耳朵:
我不听我不听,瓜子还有好多毛病呢,你咋不说?
比如——
吃瓜子
真的容易变胖吗?
—
瓜子的脂肪含量的确高,但大家不用太担心。
好多坚果里都有超过40%的脂肪含量,吃多了,都是会变胖的。
有的小伙伴看到「脂肪」两个字,立马联想到「不健康」。
图片来源:网络
其实,坚果、瓜子里的脂肪,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是健康的「好」脂肪,而且对心血管有好处。
不仅能降低身体里的「坏」胆固醇,每天都来一点儿,还能改善血脂。
不过,注意了啊!这里说的是「来一点儿」。
一点儿大概有多少呢?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平均每周吃坚果50~70克就可以了。
如果是带壳的瓜子,平均每天20~25克。
也就是这么多——
成年女性手手,一大把,还一直往下掉的那种。
图片来源:作者拍的
如果担心自己收不住。
现在市面上已经有卖和每日坚果一样,一袋25g的瓜子了。
图片来源:网络
按量吃,一次一袋刚刚好!
偶尔再换点儿别的坚果吃,膳食平衡就安排好了。
吃瓜子
舌头起疱咋办?
—
嘴唇干裂、舌头起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瓜子上的调料。
不管是市场上用粗盐炒的瓜子,还是包装好的调味瓜子,钠盐含量真的很高。
图片来源:自己拍的
摄入过多盐分,容易让嘴唇、舌头和口腔内壁脱水,造成炎症。
盐分接触口腔黏膜,还会造成局部高渗透压,把水分从黏膜细胞里吸出来。
再加上坚果天生干燥的口感,以及瓜子尖锐外壳的摩擦。
就会导致我们常说的干裂、起疱。
所以,我们更推荐大家吃——「原味瓜子」。
原味瓜子的钠盐含量就会低很多,甚至没有。
图片来源:自己拍的
生瓜子就更棒了!
不仅水分含量更高,维生素E的含量更是飙升一大截。
密集恐惧症高能预警
恐惧症高能预警
高能预警
能预警
预警
警
......
......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总之,只要按照推荐量,偶尔来点儿瓜子,真的不用太紧张。
合作专家兰晓芳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硕士
科学审核蓝雨
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学士
口腔医师
科学审核刘言
川大华西营养学硕士
内容策划煮碗鱼
参考文献
[1]李昕升,王思明.嗑瓜子的历史与习俗——兼及西瓜子利用史略[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4(02):90-96.
[2]《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六版.
[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版.
监制Emma杰梨米
插画阿豆
拍摄兰晓芳
封面图来源站酷海洛
原标题:《瓜子:我受够了,说我不好的都进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