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运动时听歌,有一个安全隐患千万别忽视
TUhjnbcbe - 2022/5/18 4:03:00
设计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s://zghy.org.cn/item/455360344477323264

音乐之于运动,就像佐料之于美食。饭前找剧,跑前找歌,是许多人的固定仪式。

不管是跑步、骑行还是做力量训练,有了旋律和节奏感的加持,感觉兴致和精力都提升了不少。

图片来源:丁香生活研究所设计团队

英国的运动心理学家科斯塔斯?卡拉吉奥吉斯博士在他的书籍《内部运动心理学》中提出,听音乐还能使运动时的疲劳感、挫败感降低10%。

但必须要注意的是,进行户外运动时听歌,比如跑步、骑单车,很容易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

戴耳机运动致死、致聋

不是什么新鲜事

戴着耳机,特别是降噪型耳机在户外运动,很容易因为「非注意盲视」而出事故,即人的感官剥夺、分心,听到喇叭的能力受阻[1]。

一项年的研究显示,在6年内,美国因戴耳机而死亡或受伤的行人数量增加了2倍多。其中,约三分之一的司机表示在撞车前已经鸣笛警示[1]。

普通耳机都可能是「杀人凶手」,那很多人钟爱的主动降噪型耳机该有多危险可想而知。

图片来源:丁香生活研究所设计团队

此外,想边运动边听音乐,不合适的耳机还会让你耳部感染、影响听力,甚至致聋。

除非定期消毒,经常被人随手一放的入耳式耳机都会有大量污垢和细菌,而运动时的汗液又给它们提供了生长的温床。如果不注意清洁,则会给耳部带来卫生隐患。

如果户外声音嘈杂,许多人音量会调得过高。持续的强声接触,会不可逆地损伤感受声音的重要且唯一的细胞——内耳毛细胞[2,3],入耳式耳机还有损伤耳道内鼓膜的风险,从而造成听力下降。

图片来源:丁香生活研究所设计团队

除了生命健康问题,有些人戴耳机还费钱。动作幅度一大,耳机就趁机「逃跑」,一不小心命丧脚底。

图片来源:丁香生活研究所设计团队

那运动时就不建议戴耳机了吗?也并非如此,只不过要选一款合适的运动耳机。

想要戴耳机运动

选择时注意以下4点

总结起来看,一款适合各类运动的耳机,最好要做到以下4点:

?为了安全,不封闭环境音

特别是进行户外运动时,要么选择能切换降噪模式的入耳式耳机,或者更省心点,选择骨传导耳机。

许多人对「骨传导」这个概念比较陌生,但其实它是是我们听到声音的方式之一,日常中的刷牙、挠头、吃东西的声音都是这样进入大脑的。相对于声波通过空气经耳道传入耳朵,骨传导无需经过外耳道、鼓膜等传递介质,直接通过颅骨振动传入。

图片来源:丁香生活研究所设计团队

也就是说,骨传导耳机不入外耳道,没有「堵耳感」的同时,也减少了对外部环境的屏蔽。跑步、骑车、滑板时,更不容易周围汽车声、人声等,能帮助提前预判危险。

同时要注意的是,为了耳部的健康,无论是入耳式耳机还是骨传导耳机,播放音量都不建议超过最大音量的50%,且每天连续佩戴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5]

?耳机易清洁,塞头可更换

运动时特别容易出油出汗,耳机可能给耳部带来的卫生问题也要注意。市面上一般的入耳式运动耳机都需要定期更换、清理:

以常见的硅胶耳套为例,先清理干净耳垢,再用酒精棉擦拭,并一定要等待酒精挥发完全、自然干燥后再套上耳机使用。

相比之下,不堵外耳道的骨传导耳机则避免了入耳带来的卫生顾虑,对于害怕中耳炎、外耳炎的朋友来说特别友好[4]。

图片来源:丁香生活研究所设计团队

?佩戴起来稳固舒适

入耳的蓝牙耳机在运动时佩戴很方便,可以选择设计更贴合耳部轮廓的鲨鱼鳍式耳塞,或是耳塞大小更为适合的,以保障佩戴稳固性。

挂耳或挂颈式相对更稳固,但体积也较大,在耳后、脖颈位置存在感较强,偶尔线还会和头发绕在一起。

图片来源:丁香生活研究所设计团队

骨传导耳机大部分用耳挂+头挂组合,夹在头部两侧稳固性比较好。且因为不入耳,在佩戴上能避免耳机压迫耳道而带来的不良感受,挑选时需要注意尺寸合不合适。

?长续航、防水防尘更适合运动

除了防汗,热爱户外运动的朋友们在选择耳机时一般还会考虑长续航、防水防尘等功能,以适应天气变幻莫测的野外环境。

-广告-

韶音,就收获了广大运动爱好者的青睐。作为一个定位专业运动耳机的品牌,它自年成立以来陆续推出十余款成熟产品,拿下了各类设计大奖。

解放双耳

1
查看完整版本: 运动时听歌,有一个安全隐患千万别忽视